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伊春城市 > 正文

伊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伊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日期:2025/9/2 15:25:49 浏览:

系统建设。采用“集中 分散”的模式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鼓励结合污水处理厂合建再生水厂,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推进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完善排水管网系统。逐步推进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提高污水管网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促进雨水就地消纳和回用。

三、完善电力设施网络

提升供电可靠性,完善电力设施建设,加强电力廊道管控。依托公交站场、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构建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合理推进社会停车场所充电桩建设,推进居民区与停车位充电桩配建工作。

四、提升天然气利用

提升天然气保供与安全。在输气管道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需进行管道安全性评价,确定管道与周边建(构)筑物等的安全距离。市域内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与管理需严格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20年版)》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五、完善环卫设施系统

规划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合理布置垃圾收集点与垃圾转运站,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形成城乡统筹、绿色安全的垃圾处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结合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回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第六节加强综合防灾设施建设保障

一、加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

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好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隐患点周边建设用地的管控,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地质灾害点防治工作,积极采取科学的措施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

二、推进人防融合发展

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建设方针,合理制定人防工程规划目标,逐步完善城市人防体系建设。

三、完善消防设施系统

加强消防体系建设,优化消防安全设施布局。推进消防营房、消防训练基地、消防车道、市政消防给水系统建设,农村地区按照《农村防火规范》标准,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四、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水平

建立完善的森林消防体系,重点保障预警监测系统工程、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工程、防火应急道路建设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的用地空间。完善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以市级储备库为核心,以县级储备库为基础,形成辐射全市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体系。

五、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规划完善防洪堤建设,河道防洪标准满足相应的防洪要求。根据人口或耕地面积确定乡村防护区防护等级。规划加强截洪沟建设,在山体和建设用地交界处设置截洪沟,避免受到山洪威胁。构建系统完善的排涝体系,加强排涝工程建设。

六、完善抗震避难疏散体系

坚持“以防为主,抗、防、避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科学预测抗震避难场所需求,结合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设施,合理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室内、综合性及农村地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七、科学布局邻避设施

优化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重大危险源、殡葬等邻避设施布局,结合相关设施布置规范及要求,明确控制距离,尽量远离居住用地、学校、健康服务设施等用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八、保障应急防灾空间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能力和水平。中心城区完善提升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市级急救中心、市级公共卫生中心、战勤和特勤消防站建设,各县(市)、区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救援疏散通道建设,构建“突重点、网络化、全覆盖”的防灾减灾空间布局。

第十章推进区域协同与联动发展

一、深化以对俄为重点的对外开放

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动边境旅游和边贸合作。贯彻中央治边方略,提升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与人口集聚能力,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二、促进与国家级城市群的互补合作

依托伊春林都机场,结合生态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定向合作。吸引绿色产业技术转化落地,加强旅游康养、研学、分时就业等合作。

三、加强与省会哈尔滨的定向合作

深度协同哈尔滨高端要素流动,融入哈尔滨2小时经济圈,夯实哈伊协同联动走廊。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哈伊高铁、铁科高速公路等建设,融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1小时、2小时经济圈”。加强优质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合作。加快科技交流合作与高质量转化。

四、推进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

推进与周边城市协同互促,突出伊春市在大小兴安岭区域绿色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生态资源协同保护。加强大小兴安岭的生态保护协同,打造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共同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深化旅游领域合作。共享客源市场,加强优势景区联动,推动森林生态旅游、冰雪旅游协同发展,建设知名的森林旅游度假目的地。

五、推进全域分区差异化协同发展

结合区位特征和资源禀赋,制定北中南三大片区差异化发展策略,明确县(市)、区发展定位,促进全域协同发展。

中部集聚带动:中部片区为市辖区,由伊美区、乌翠区、友好区和金林区组成,是全市集聚人口、带动市域协同发展的核心。伊美区和乌翠区强化集聚能力,完善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与金林区、友好区联动发展。友好区加强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小浆果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溪水旅游度假区等。金林区推进金山屯康养度假和西林绿色工业发展。

南部对外协作:南部片区由南岔县、大箐山县、铁力市组成,是市域经济、工贸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向南对接哈尔滨都市圈的前沿地区。铁力市、南岔县为综合县,发挥区位优势,主动促进与哈尔滨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森林旅游、寒地龙药、农林产品等产业发展。大箐山县为生态县,以生态旅游、农林特色产业带动城镇化质量提升。

北部特色引领:北部片区由汤旺县、丰林县、嘉荫县组成,以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与边境特色建设为重点。嘉荫县为边境县,强化守边固边,推动兴边富民,稳定人口规模,以边境贸易、特色旅游和现代农业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汤旺县、丰林县为生态县,以生态旅游、农林特色产业、绿色矿业带动城镇化质量提升。

第十一章加强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

一、加强党的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二、落实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

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权威性、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制定本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和本部门的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或重大调整,及时按程序请示报告,确保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第二节强化规划传导与指引

建立市、县、乡(镇)“三级”和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空间规划体系的传导和管控要求,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发挥对下层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管控传导作用,横向发挥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一、强化对县级规划的传导落实

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围绕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加强县级规划指引,分解落实市级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规划分区、重要控制线、要素配置等规划内容。

二、加强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

坚持“多规合一”,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应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相关专项规划在编制和审查过程中,应主动衔接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格落实总体规划有关目标和空间安排,不得突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约束性要求,不得违背强制性内容。

三、指导详细规划落实与具体建设

详细规划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详细规划细化用地类型和规模、城市四线、市政基础设施等内容,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实施性安排。

四、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 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 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 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与监督体系

一、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在省级统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基础上,整合纳入市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形成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不断接入其他行业数据中心,推进与其他部门数据共享,有效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建立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机制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加强规划实施监管。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应与自然资源业务应用系统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业务管理系统相衔接,保障规划许可、用地审批、督察执法工作有效进行,提供项目合规性审查、相关专项规划核对审查等功能服务。

三、健全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自然资源部和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规划实施监督机制。

四、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管理

建立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程留痕制度,确保规划管理行为全过程可回溯、可查询。

第四节实施近期行动计划

衔接“十四五”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和重大项目库等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加强对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和实施推动,统筹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其他行动计划等各类专项行动,保障规划实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