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茂名城市 > 正文

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2日王雄飞)

日期:2024/11/15 11:59:5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2-2

——2024年2月2日在茂名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茂名市市长王雄飞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茂名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茂名视察,面对面、手把手教导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引领我们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名实践,并点赞“荔枝之乡”,给予824万茂名人民最亲切的关怀和最强大的动力。省委、省政府对茂名寄予厚望,赋予我们“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的重大使命;省委书记黄坤明同志多次到茂名调研,亲自指导我们推进“百千万工程”,亲自挂点联系高州并出席在茂名召开的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次现场会,用“四个体现”肯定“茂名实践”,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增动力。一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吹响“二次创业”号角,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名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着力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经济好转。面对世界经济低迷、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石油化工企业产能下降、自然灾害多发等困难和压力,我们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工作提速加力,制定实施“激发企业活力38条”“提振和扩大消费23条”等措施;坚持市政府常务会经济运行“周调度、月研判”,推行“首办责任制”“扁平化管理”,强化协同落实,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健运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87.22亿元,增长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47亿元,增长3.2。

(二)着力在招大引强中加速动能转换。党政“一把手”带头赴大湾区、长三角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地敲门招商,新引进超亿元项目53个,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市场主体看好茂名、投资茂名。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投资超300亿元的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国内首套液体橡胶装置建成投产,石化产业“老树发新芽”。建筑业总部基地即将投用,市属国企与本土民营建筑业头部企业合资拓展建筑业市场。41家企业“小升规”,15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东华能源烷烃利用一期(Ⅰ)、欣捷安汽车电子一期建成投产,清荷光刻胶新材料项目即将建成,东科电解液溶剂项目开工建设,广东茂名绿能项目、原油制化学品项目取得突破,一批代表新技术新模式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发布数字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成立市数据科技集团,跻身全国数字百强市。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茂名主平台成为全省5个重点支持的主平台之一,承接申菱环境、中财管道等项目50个。佛茂合作园建成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76.84亿元。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质量工作首次被省政府评为A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蝉联“省考”优秀。新增2个省重点实验室,新培育国家“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8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0家,“科创森林”生机勃勃。

(三)着力在四级联动中推进“头号工程”。构建“市县镇村”责任体系,蹄疾步稳推进“百千万工程”,“2县7镇59村”被列为全省典型,数量居全省前列。农业由大向强迈进。圆满承办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广东首届经济林丰收节,荔枝大年实现丰产又丰收,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化橘红胎》获批发布,越来越多的茂名“土特产”出圈热销。大力发展海洋牧场,首批重力式网箱下水布设。高州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4个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城乡建设如火如荼。独具县域特色的6个示范墟开墟迎客。完成农房微改造10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982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6,“美丽宜居村”超过70。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实施17项“小切口”改革,茂名成为全省首批5个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地市之一。167家建筑企业、144家商协会结对帮扶112个镇街,开展合作项目470个。建成乡村微工厂190个,万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四)着力在扩容提质中提升城市能级。省政府发布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茂名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有序推进。城市组团加速融合。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东环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提速,共青河及高铁片区路网扎实推进,省运会“一场两馆”、茂名南站雏形展现,“第一圈层”加快成型。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大园三路、双山八路等“断头路”顺利打通,新增智慧停车泊位6819个,群众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油城三路、红旗中路等易涝点改造完成。城市环境持续提升。小东江高山拦河闸坝项目全面完工,“蓄水美城”即将实现。全面启动242个老旧小区改造,露天矿生态公园与“六百户”民居及建筑群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城市文脉得到更好传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第二次年度测评,城市宜居指数进入全国50强。

(五)着力在扩大内需中增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19亿元,增长14。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提速,广湛高铁茂名段、阳信高速茂名段建设进度过半,吉达港区进港航道开通运行。水利工程跑出建设“加速度”,环北广东工程茂名段、高州水库灌区续建工程加快推进,大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毁修复工程,全面掀起冬修水利热潮。能源信息设施扩容提级,500千伏电白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新建5G基站超1800个。成功争取增发国债51.2亿元,占全省总额的两成多,为全省最高,有力推动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消费市场加快回升。出台“提振消费8条”,成功举办首届广东(茂名)荔枝电商消费节等120多项促消费活动。“1959南越文创街”“籺村”入选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万达广场建成开业,“东江·八点”文旅街区开街迎客,城市“烟火气”越来越浓。

(六)着力在改革开放中激活发展潜能。开展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召开茂商大会、“茂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4.95亿元,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突破51万户,增长26.9,创历史新高。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一码慧民”智慧生活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市县镇村“一网通办”平台全面建成,4.4万个事项实现“指尖办”“就近办”。重大改革多点突破。强化放权赋能,14项市级行政职权调整由县级实施。出台“国资国企发展16条”,加强与大型央企国企、优秀民营企业合作,新组建一批“茂字号”企业,实现在茂名本地纳税纳统分红,国企资产突破千亿元。制定实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现场踏勘会商、全过程造价评审“三项制度”,节约核减市级财政资金46.71亿元。推进重大公共资金建设过程跟踪审计和建设项目结算审计,节约核减财政资金5461万元。依法依规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暂行办法,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特色水果技贸评议基地落户茂名,粤西首个LPG港口正式开港,茂名口岸物流协同平台工作经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被介绍推广,在茂名“买卖全球”更加便捷。

(七)着力在减污扩绿中建设绿美茂名。林长制、河湖长制、水土保持等多项考核结果位居全省前列,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6亿元。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完成林分优化、森林抚育、新造林抚育21.2万亩,修复红树林860亩,创建幸福河湖450公里,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7个,带动362万人次义务植树1206万株。根子镇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市区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新增城镇生活污水管网581公里,1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信宜水环境治理智慧平台获评全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水东湾新城海岸带综合示范区高分通过验收,“滨海绿城”名片越擦越亮。

(八)着力在协同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3.5,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4.59万人,医保住院费用实现按病种分值付费。93个镇(街)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高州被确定为省儿童友好示范县。优质教育供给扩大。与省内知名院校合作共建的4所高中全部落成开学;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40所,新增学位2万多个;整合农村“麻雀”学校49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迎来自主招收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化学学科新晋ESI全球排名前1。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现省级卫生镇全覆盖。中山六院粤西医院建成投用。茂名市人民医院“国考”冲“A”成功。化州被认定为“中国长寿之乡”。文体事业再创佳绩。《谯国夫人》电视剧在央视热播,《谯国夫人》粤剧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参加第十六届省运会暨第九届残运会获得奖牌数创历史新高,茂名代表团首次登上团体总分领奖台。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全市旅游人数、收入分别增长64、110,“山海并茂、好心闻名”品牌越传越广。

(九)着力在守牢底线中促进安全发展。有力有效应对“泰利”三巴”等5个台风和“9·10”“10·20”等15轮强降雨,成功战胜小东江、鉴江超50年一遇、袂花江超20年一遇的洪灾,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抓紧灾后生产,新增高标准农田1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53.21万吨,创11年来新高。建立安全生产工作市政府常务会周调度机制,铁腕整治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森防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亡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42、5.55。“一楼一策”化解问题楼盘风险,新增5930套“保交楼”房屋交付使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实施“基石工程”,搭建“好心网格”智慧平台,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百米”,电诈警情和群众损失实现“双下降”。法治广东建设茂名考评成绩逐年提升,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满意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同时,国防动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青妇、残疾人、统计、海防、地震、档案、方志等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持续抓作风、提效能,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责任政府、亲民政府、有为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五个政府”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短会、办实事蔚然成风。教育、医疗、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整治,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164件、政协提案286件,做到件件有回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各驻茂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清醒认识到,与总书记对茂名的殷切嘱托相比,与省委对茂名的定位要求相比,与全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茂名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稳增长压力较大,石化产业回暖较慢,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县域工业基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