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9-3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至朋友圈。
肇庆:预计到2035年完成城市重心东移,引领带动全市“再造一个新肇庆”肇庆发布微信公众号2024-09-3014:18:53
责编:陈玥
广东省委提出肇庆要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9月28日,肇庆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未来,肇庆将全面提升东部城区的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以肇庆新区为核心,西起端州,横贯鼎湖、大型产业集聚区,东至四会和肇庆高新区,南连高要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为推动肇庆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东部城区一体化”作为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的热词之一,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和密切关注。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提出和实施,必将对肇庆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实施意见》明确的东部城区范围,包括端州区、鼎湖区、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全域和高要区、四会市部分区域,正是肇庆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
一直以来,东部城区始终发挥着经济建设主战场、主阵地的作用,以全市三成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七成的经济总量、八成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
随着东进大道、金利大道等交通路网不断加密,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破局起势、持续发展,东部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日益成为全市改革发展高地、投资兴业热土、美丽宜居家园。
但与此同时,东部城区正面临经济能级、城市能级、产业能级不足等突出问题,没能有效发挥对西部板块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根源性、深层次的难点痛点也亟待突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
广东省委则提出肇庆要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
肇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都市圈建设,积极对接深圳都市圈、珠江口岸都市圈,接续推进“向东看、向东赶”战略、顺应经济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坚持资源集聚集约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推进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东部城区经济规模和加强内部资源充分利用,并通过发挥东部城区对西部板块辐射作用,引领带动全市“再造一个新肇庆”。
《实施意见》提出四条原则:一是坚持统筹谋划,就是要强化全市“一盘棋”;二是坚持集聚集约,就是要防止有限资源碎片化运用,集中力量做强东部城区,更好带动全市发展;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就是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四是坚持战略定力,就是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
同时,《实施意见》也明确了推进时序和节点性目标:到2026年,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成型,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到2029年,东部城区经济密度、人口密度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肇庆城市重心完成东移,“未来大城”新格局构建成型,引领带动全市“再造一个新肇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东部城区一体化”远景目标之一是肇庆城市重心完成东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构建以肇庆新区为核心,西起端州,横贯鼎湖、大型产业集聚区,东至四会和肇庆高新区,南连高要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其重点工作,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和“六个一体化”。
“一个核心”,即强化肇庆新区核心作用。肇庆新区处于东部城区几何中心,是紧密连接东部城区各区(市)的枢纽,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较大的承载空间,而且规划起点高,代表了新的城市形态和新质生产力布局方向,要把肇庆新区作为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核心,在布局上持续聚焦,全力把肇庆新区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实施意见》明确提到科学推进肇庆新区规划优化调整,加快产业、人口、公共服务导入,打造产业新引擎、城市会客厅;在肇庆新区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CBD),谋划打造砚阳湖总部经济基地;强化肇庆新区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肇庆新区与各县(市、区)交通快速通达水平。
在重点内容推进方面,《实施意见》围绕规划、产业、交通等方面提出“六个一体化”,即实施空间规划一体化编制、现代产业一体化发展、交通设施一体化建设、营商环境一体化打造、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和体制机制一体化统筹。
“六个一体化”强调统筹谋划和集聚集约发展,形成一个更为统一高效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防止资源碎片化、低效率配置,合力把蛋糕做大,把能级做强,为全市发展挑大梁。
空间规划一体化编制。《实施意见》明确,要构建协同发展空间格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加强东部各区(市)规划衔接,注重产城融合空间形态营造,加快构建“一核多组团”协同发展空间格局。
现代产业一体化发展。突出打造互补协同的产业体系,统筹东部城区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各区(市)产业双向、多向协作。同时,在招商引资、产业园区打造、科技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力。
交通设施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聚焦打造东部城区半小时交通圈,推动“肇庆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四会城区—肇庆高新区”东部小环线、“肇庆新区—鼎湖区—端州区—高要区”东部大环线建设,实现东部城区区域间快速连通。同时,畅通东部城区内部道路“毛细血管”,提升与西部板块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营商环境一体化打造。协同构建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共同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信用建设等制度。同时,推动政务服务同城化,逐步统一政务服务流程和手续推进更多事项跨区(市)通办、一网通办。
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实施意见》重点围绕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民生保障做好均衡布局和共同提升,突出抓好市直和端州区优质中小学托管帮扶、东部城区医疗机构提质增效、东部城区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等方面工作。
体制机制一体化统筹。《实施意见》聚焦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提出要统筹土地资源管理、完善事权财权管理,统筹城区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社会资本投向东部城区。
举报相关阅读广东出台行动方案,力争2026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到2028年,基本形成星箭研制牵引、陆海发射带动、产业要素聚集、区域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
1810-1415:08广东:到2026年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到2028年,基本形成星箭研制牵引、陆海发射带动、产业要素聚集、区域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力争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航班化发射能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区域特色鲜明的商业航天发展集聚区和创新高地。
4110-1410:27深中通道南沙线10月将正式通车,深圳至广州南沙最短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以南沙为中心,1小时车程范围内,可以辐射和服务8000万人,链接80多万户企业。
3109-2308:02新建汕头站一期站房将于9月20日正式启用,加速汕头融入大湾区新建汕头站一期站房启用后,下一步将对既有汕头站进行改造,既有站房经改造后与本次一期建设站房连成整体。
2209-1815:08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截至今年7月横琴合作区澳企总数较成立时增长37.27今年上半年,初步核算合作区澳资产业增加值18.81亿元,实际增长125.9。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