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茂名城市 > 正文

“好心文化”涵育城市品格

日期:2024/7/31 11:47:40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7-17

7月2日下午5时许,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棠芾村一名村民带着孩子及亲戚开车经过新华辖区业村路段,因操作不当,不慎掉进河里,车辆侧翻后浸入水中,情况非常危急。生死关头,一名又一名路过的村民奋不顾身跳入水中砸窗救人,15名村民合力将车从深水区推到浅水区,并用石头将车窗砸破,最终车上3人均被救出。

“寻求医护人员紧急救助!”7月5日下午6点半,广州南站候车区车站广播紧急寻医。茂名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育宇听到广播后,迅速联系站内工作人员,飞奔救援现场。经过初步诊疗后,患者病情稳定,但为了患者安全,吴育宇还是坚持守护在患者周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退休老党员吴学基、陈略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带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参与老旧小区居民自治,把居住大院治理得井井有条,居民关系融洽和谐。陈略还将自家车库开放为小区阅览室,丰富街坊邻居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浓厚的读书氛围。

…………

15名村民的义举,吴育宇的医者仁心,带头推进小区治理的吴学基,好书共享益街坊的陈略……他们都是茂名人“唯用一好心”的实践,更是茂名城市文明的最美注脚。近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积极从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中提取养分,大力挖掘“好心文化”这一城市文化根脉,让优秀文化浸润整座城市,把弘扬“好心文化”、打造“好心茂名”城市品牌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有活力、有温度、有情怀的“好心之城”。

赓续文脉“好心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茂名精神根脉。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精神,体现的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好心”,是爱国之心、爱民之心,是社会和谐之心、民族团结之心。“好心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爱国”“诚信”“友善”等价值观高度契合。2017年以来,茂名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力挖掘梳理“好心精神”蕴含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发展,增强全市人民对“好心精神”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赓续传统文化,茂名创新表达。茂名深入实施《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发展纲要》,打造冼夫人影视文化城;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教育厅启动了冼夫人电视连续剧《巾帼传奇》、动漫《好心宝宝之冼夫人》、动漫图书的拍摄创作;《茂名汗青文化成长丛书》编写项目,正式上线冼夫人文化研究网;联手广东粤剧院和广州粤剧院创排以冼夫人为原型的爱国主义题材粤剧《谯国夫人》。7月5日起,由茂名市与珠江电影集团联合摄制并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在全国院线上映,动漫片《好心宝宝之冼夫人》第二季即将在央视上映。茂名还积极鞭策茂名文化“走出去”,组团加入省域大型展会,开展了“冼夫人文化海外行”活动,让“好心文化”走得更深更远。

擦亮名片根植“好心文化”基因

用文化底蕴润泽城市文明,市民感受最深。“生活在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感到很自豪,自己在外求学工作的时候,时常与朋友谈起家乡的巨大变化与发展,邀请他们到这座‘好心之城’做客。”市民赖先生说道。

“好心”,已经成为茂名最常见的词。在茂名大道与站北路立交转盘中间,一座以行草“好”字为主要元素的“好心茂名”徽标雕塑赫然矗立。一到周末,露天矿生态公园里游人如织,这片由矿坑蝶变而来的水域被茂名人称为“好心湖”。在包茂高速进入市区的近8公里长的茂东快线,该市利用道路两侧路灯柱发光灯箱统一发布展示城市特色标识“好心茂名”徽标(LOGO),夜色弥漫、霓虹璀璨,让人眼前一亮。

长期以来,茂名市委、市政府把“好心文化”建设摆在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倾力打造“好心茂名”城市IP,设计制作好心徽标,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空间设计和城市名片中植入“好心”文化元素。一条贯通老城区的好心绿道如同一条绿色的动脉,将茂名的生态景观、特色街区、文化民俗、美食特产有机串联起来,让市民在休闲时自觉接受“好心文化”的浸润。

“好心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目前,茂名已打造小东江“好心茂名”主题景观带,建成“好心公园”“好家风公园”200多个;启动“好心书屋”建设,融入冼夫人、潘茂名等文化元素,将“好心精神”建设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风景线;南越文创街“好心书屋”智慧图书馆24小时开放,村居级农家书屋实现全市全覆盖,公益性的“好心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高品质文化供给的必经之路,茂名通过系列“好心”载体充分探索了“公共文化 ”的新模式。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