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襄阳城市 > 正文

2024年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4/3/6 12:39:4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2-20

襄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太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做好强信心、稳增长、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克难奋进、勇毅前行,经济运行走出了“开局平稳、承压下探、恢复回稳、提升向好”的非常历程,一批事关襄阳长远发展的标志性、基础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荣获各类国家级荣誉、试点、示范170余项,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汽车主导产业转型取得突破性成果。东风纳米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整车量产、我市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实现历史性突破,东风股份新能源车产量达到3.3万辆、同比增长54.7%,东风日产3万辆高端SUV“探陆”、中力5万辆新能源叉车项目整车下线,比亚迪30GWh动力电池项目16条生产线全部投产,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全国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以新能源汽车为牵引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中化学万华新能源产业园、赣锋新能源电池等8个百亿级重大项目落户襄阳,集聚企业60余家,新的千亿级产业正加快形成。

——交通枢纽优势加快转化。襄荆高铁襄阳段加快建设,襄阳航空口岸即将临时开放,襄阳港货物吞吐量突破百万吨、同比增长6倍,新集枢纽具备千吨级船舶通航条件,唐白河双沟航运枢纽建设全面启动,汉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重塑,我市获评国家功能型流通支点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市营业性货运量达到3.5亿吨、同比增长23%,游客接待量接近1亿人次,交通枢纽功能的发挥与文旅热度、经济活跃度形成良性互促。

——千年古城焕发现代魅力。东津城市新中心8平方公里中心片区建设全面铺开,总投资318亿元的总部经济、先进制造业等2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彰显现代城市范的重大功能性项目快速推进,市科技馆新馆正式开放,全民体育运动中心基本建成,全长27公里的襄江大道全线通车,继城市外环建成通车后,全长53公里的城市内环提速改造工程全线贯通,襄阳进入“双环”快速化时代。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取得突破,以襄水为主线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活化转化,涧南园、马跃檀溪、桃林馆、万山景区等历史风貌恢复迈出实质性步伐,襄水街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火热开街,襄阳历史古韵与时代风尚交相辉映、绽放新颜。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42项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扩面提效,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705元、540元提高到750元、600元,“襄阳惠民保”正式上线,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城镇新增就业达10万人,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创建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连续两年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后评估中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经济运行顶压前行、稳中有进。因时因势精准开展分级分类调度,积极应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力推动经济整体性好转。全力以赴扩投资。建立重大项目落地提速“26211”工作机制,定期开展重大项目“三集中”和观摩交流活动,亿元以上项目新引进1499个、总投资8852亿元,新开工732个、总投资4871亿元,新竣工410个、总投资1363亿元,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3%、6.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3.3个百分点;更大力度“拼、抢、争”,全年争取各类资金536.9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力以赴促消费。出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欢GO襄阳·乐襄消费”系列活动,发放消费券超过1亿元,六〇三文创园、盛世唐城·唐人街获评省级特色商业街,建设汉江创意园、班河大峡谷景区成为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消费市场加快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全力以赴稳外贸。全省首家菜鸟跨境中心仓投入运营,新培育外贸企业100家,外贸出口386.5亿元、同比增长13.4%,实际使用外资6161.8万美元、同比增长148.6%。全力以赴助企惠企。顶格落实惠企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61.1亿元,兑现惠企资金29.1亿元、惠及企业1.8万余户;举办首个“襄阳企业家日”活动,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和“两跑一解”企业帮扶活动,扎实推进有效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行动,“四上”企业总量突破7800家、占全省的比重由2022年的9.7%提高到12%,新增市场主体19.3万户,总量达到77.8万户、跃升至全省第2位。

各位代表!去年以来,面对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阵痛、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和挑战,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干部群众勠力同心、顽强拼搏,广大市场主体克难求进、负重前行,襄阳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只要我们鼓实这股劲儿、鼓足这股气儿,就一定能够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烦恼,唱响经济发展光明论,推动襄阳经济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二)千方百计转方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更加充沛。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竞争力。深入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金融链长制,逐一制定“三图一清单”,汽车、农产品加工等六大重点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8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7%,我市首次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50强。着力推动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91个,7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我市获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秀城市。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绿色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市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51%、历史性超过火电,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3个,我市成为首批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城市。扎实推进园区高标准建设,6个化工园区一次性通过省级认定,高新区成为全省唯一、全国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5G基站总数突破9000个、居全省第2位,获评省级5G全连接工厂7家、省级上云标杆企业5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走在全省前列,我市成为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强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3家,湖北隆中实验室实现6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高新区获批国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谷城县入围国家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名单;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65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00家、两年翻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0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90亿元,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成功举办“资智汇襄”系列活动,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90个、专业人才2000余人,新增在襄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3.5万人,襄阳人才集聚“磁场效应”日益凸显。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支撑力。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获批,全国首家军民融合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襄阳,全市国家级质检中心达到6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车物流园一期等4个物流园区建成使用,引进象屿供应链等百亿级物流项目3个,新增规模以上物流企业77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新增四星级旅游饭店3家、湖北旅游名镇(村、街)4个,引丹渠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华侨城奇幻度假区获批4A级景区,全市旅游收入突破600亿元,文旅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千方百计提品质,中心城市更加美丽、更加宜居。高标准编制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补齐市政设施短板。打通城市断头路循环路10条;完成邓城大道排水主通道等3个排水防涝工程,改造提升中心城区渍涝点30个,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60多公里、雨污管网115公里,我市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57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27个、惠及群众近3万户。持续优化城市生态。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西湾公园等15个公园建成开放,新增城市公园绿地150万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6天、改善幅度居全省第1位;2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宜城市莺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成为我省首个、全国15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之一。保康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南漳县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力提升城市精管善治水平。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强力实施洁城、治乱、治违行动,市容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四)千方百计促振兴,城乡发展一体统筹、协调互促。着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4.7万亩,引江补汉保康段、谷城段开工建设,引丹灌区现代化改造一期主体完工。粮食生产克服多轮强降雨影响增产增收、总产量达94.6亿斤,比上年增加0.7亿斤。全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新引进致盛华中纺织服装产业园、玉湖冷链国际食品交易园和预制菜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化项目404个,全国性农产品交易储备加工中心启动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襄飘天下”品牌亮相中国农交会等大型农业展会,5个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襄州区获评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大力推进强县工程。6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扎实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8个乡镇获评全省美丽城镇示范乡镇。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襄州区星火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老河口市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建成村级普惠金融工作站80个,我市成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枣阳市入选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县(市、区)试点,宜城市成为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五)千方百计抓改革,开放活力持续涌动、竞相迸发。切实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出台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55条”措施,全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用能、物流、融资等要素成本,20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事联办”、447个惠企事项实现免申即享,685个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社会一般投资项目、小型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45个、19个工作日,我市成为全国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试点城市,连续三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国企改革纵深推进,组建襄阳文化旅游集团、襄保矿业有限公司,汉江国投跻身全国城投公司20强、成为中部六省首家获得双3A级的地级市城投企业。高质量完成全省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落地运行试点任务。劳动争议诉调对接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优秀改革创新成果。襄阳融媒体中心挂牌运行。深入推进区域协作。“襄十随神”城市群累计建成16个交通硬联通项目、91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异地通办,襄阳南阳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破题开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襄阳自贸片区16项改革创新成果入选国家和省级创新案例、制度创新综合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内陆地级市首位,襄阳综合保税区高质量运营、集聚企业31家。成功举办华创会襄阳新能源专场活动。开展33批次对外交流和经贸洽谈,与阿根廷何塞帕斯市、美国卡梅尔市缔结友好城市,襄阳加速拥抱世界、融入世界。

(六)千方百计惠民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平安和谐。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两化解、两提升”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幼小衔接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教联体覆盖率达到74.4%,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贵港市城市管理监督局园林绿化中心召开开春工作现场03-06

    来源时间为:2024-02-222024年2月21日,贵港市城市管理监督局园林绿化中心主任叶华涛同志带队到金港大道进行工作调研,并进行了开春工作部署。叶华涛在检……

  • 2023广西河池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招聘城管辅助执法人员03-06

    来源时间为:2023-02-20为进一步充实基层城市管理执法力量,规范城管辅助执法人员招录管理,我局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城市管理辅助执法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 河南举行郑州都市圈新闻发布会03-06

    来源时间为:2023-10-2710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郑州都市圈新闻发布会,介绍郑州都市圈建设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

  • 【娄底市】呵护“夕阳红”养老变“享老”03-06

    来源时间为:2024-03-04206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构建家门口养老“幸福圈”;创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一键呼叫”让在家养老有关爱;从……

  • 2024年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03-06

    来源时间为:2024-02-20襄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太晖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