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宁德城市 > 正文

解读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日期:2025/6/26 9:31:05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7-10

[主持人](2024-06-2816:00)

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宁德市自然局网站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晓兵来到节目现场就围绕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解读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互动交流。请和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刘副局长](2024-06-2816:01)

主持人好,广大网友们好,很高兴来到在线访谈节目,我们今天将围绕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这一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们今天的访谈。

[主持人](2024-06-2816:03)

节目一开始,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这个词相对我们来说也较为新鲜。

[刘副局长](2024-06-2816:05)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泛指“山水林田湖草沙”。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对国土面积的每一寸空间的用途作出规定。国土空间规划分为五级三类,即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以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

“五级”,不同层级规划的侧重点和编制深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国家级、省级规划侧重战略性、协调性,市级规划同时要保障协调性和实施性,县级和乡镇级规划侧重实施性。

“三类”,总体规划强调的是规划的综合性,是对一定区域,如行政区全域范围涉及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做全局性的安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规划指标和任务的细化落实。详细规划强调实施性,是对具体用途和开发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详细规划包括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及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等类型。详细规划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核发、、等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以及实施城乡开发建设、整治更新、保护修复活动的法定依据,是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功能配置、激发发展活力的实施性政策工具。相关的专项规划强调的是专门性,如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行业规划,一般由相关主管部门来组织编制,作为总体规划的规划。

[主持人](2024-06-2816:09)

现在我们明白了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那么能否介绍一下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整个编制过程。

[刘副局长](2024-06-2816:10)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省里的要求,《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及特力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编制,由宁德市人民政府和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全面深化推进规划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位统筹推进,多次召开专题会,听取情况汇报,把脉指导,会商研判,先后成立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宁德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强调多领域、多部门、多团队合作,充分体现“开门做规划”的理念,前后历时近四年,经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于2024年4月3日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在编制过程中,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念好宁德特色“山海经”,弘扬“闽东之光”文化特色,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福州、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等发展要求,构建安全韧性、绿色高效、节约集约的国土空间新格局,是宁德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宁德篇章的空间蓝图。

[主持人](2024-06-2816:15)

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获得省政府批复实施,那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刘副局长](2024-06-2816:16)

宁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市域包括1区2市6县,中心城区包括蕉城区、福安市和霞浦县的2个街道办事处、17个乡镇以及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辖区。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基础研究。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市资源环境禀赋特点,深入分析基本地理格局,系统评估开发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全面研判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厘清开发保护方向。

(二)明确目标与战略。宁德城市的总体定位为现代化生态海湾新兴城市。城市性质为福建省的重要增长极、全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现代化湾区经济的试验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先行区。以“魂牵梦绕的山海宁德”为发展愿景。2025年,重点建设“一极四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主导产业倍增工程、“四大经济”壮大工程、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着力构建“一核两廊五轴”的发展格局,以打造万亿工业经济为支撑,以建设枢纽大港为基点,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以山海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建设美丽宁德为根本,建设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35年,以“区域协同发展、湾区都市集聚、产业创新引领、生态文明示范、乡村振兴样板”五大使命为引领,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海湾新兴城市。20,持续发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持续推动环三都澳高质量开放开发,从“摆脱贫困”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生态环境、产业创新、山海协作、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海湾新兴城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更美好的宁德篇章。

(三)构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一是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整合双循环格局,提升开放发展潜力;二是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将三条控制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统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三是落实国家和省的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形成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一屏一带九水、一核两廊五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四是促进陆海统筹布局,构建“一带、三湾”的海岸带空间发展格局。

[刘副局长](2024-06-2816:20)

(四)强化空间分类管控。一是构建“二带三区”的农业空间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推进海洋渔业的绿色发展;二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三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要素,突显宁德生态本底特色,构建“山海相依、一屏一带九廊多核”的生态安全格局;四是整合提升城镇空间,构建“一主三副、五轴多节点”的城镇空间格局,支撑;五是轴带串珠、特色发展,分工协作、环湾一体,打造环三都澳湾区城镇协同格局;六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两区、两带五轴、九园多点”的发展格局;七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加快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分类处置;八是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构建“一带两廊三区”的历史文化保护空间格局,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彰显特色魅力空间。

(五)完善服务设施网络,提升支撑体系保障能力。一是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和机场等方面,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二是构建立足区域共享与智慧低碳的绿色市政体系,打造安全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三是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建设多层次的综合防灾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抗灾应急能力,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

(六)优化中心城区布局,建设新兴城市。一是中心城区重点在沿海环湾形成城镇发展聚集带,构建“一环三带六片”的总体空间结构;二是逐步完善市级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基础型服务设施均衡布局的多中心网络化布局模式;三是打造蓝绿共融的绿地与开敞空间,构建具有宁德特色的层级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园体系,至规划期末,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90;四是分类施策,引导城市更新,确定近期更新重点区域,完善城市功能;五是统筹协调地下空间,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布局指引,构建安全复合、互联共享的地下空间。

(七)统筹规划实施与管理,提升空间治理水平。一是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组织保障和统筹协调,加快搭建、完善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管理,不断提高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二是落实规划传导体系要求,加强对县市规划的传导和专项规划的指导;三是健全政策和制度,探索建立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山海产业平台协作机制、环三都澳湾区协作机制和指标统筹机制建设工作。同时深化用地保障政策,研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资源优化配置政策、用地提质增效政策、健全土地供应政策等。

[主持人](2024-06-2816:24)

听了刘副局长的介绍,感觉国土空间规划真的是包罗万象,涵盖范围广,内容非常多。前面提到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请问具体是指什么,是如何统筹落实的,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刘副局长](2024-06-2816:25)

“三区三线”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空间所对应的区域,以及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其中“三区”突出主导功能划分,“三线”侧重边界的刚性管控。

“三区三线”的划定与管控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特点,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实施底线约束的重要抓手,是发挥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性、引领性、约束性作用的重要基础。规划以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为基础,突出底线约束和空间引领,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形成可考核、可审计、可追责的划定成果。

首先,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优先确定耕地保护目标,将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管理。到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2.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7.832万亩。

其次,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的原则,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及目前基本没有人类活动、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及极脆弱区域。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713.88平方千米。

三是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基本自然地理格局,综合资源环境、空间适宜性、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历史文化保护等因素,结合人口变化趋势、建设用地状况,坚持反向约束与正向约束相结合,避让地下文物埋藏区以及地质灾害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等不适宜城镇建设区域,有效衔接发展规划,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引导城镇紧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