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三线”的划定,基本框定了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底线和边界,是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是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支撑,对于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主持人](2024-06-2816:29)
中心城区的发展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重点,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中心城区的内容?
[刘副局长](2024-06-2816:30)
好的,前面说了中心城区包括蕉城区、福安市和霞浦县的2个街道办事处、17个乡镇以及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辖区,具体为蕉城区的蕉南街道、蕉北街道、七都镇、八都镇、九都镇、漳湾镇、金涵畲族乡、三都镇、飞鸾镇、城南镇,福安市的下白石镇、湾坞镇、溪尾镇,霞浦县的盐田畲族乡、沙江镇、溪南镇、北壁乡、下浒镇、长春镇和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20万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102.7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构建“一环三带六片”的空间结构,重点在沿海环湾形成城镇发展聚集带,以东部新城和霍童溪沿线为城市拓展主导方向,推进城市的滨河、面海、向海发展,向南联系福州进行区域协同发展。主要产业空间优先向漳湾临港组团、白马片区、溪南片区等区域布局;适当沿霍童溪和交溪向内陆轴带拓展特色产业功能,向东冲半岛等滨海地区适度布局滨海休闲旅游功能。近期重点优化东部新城和北部新区的服务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规划逐步完善市级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基础型服务设施均衡布局的多中心网络化布局模式,形成“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与增量供给相结合,逐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重,提升生活品质。重点推动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向东兰组团的环东湖及宁德站周边集聚,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向东部新城滨海空间和北部新区的环赤鉴湖区域集聚。
交通体系建设方面,结合城市骨架路网构建蕉城区环线,依托网构建“蕉城-霞浦-福安”城市环线,整体形成“三环一联”的路网架构,促进中心城区各个片区和组团之间的联系。主城区层面考虑对沈海高速进行快速化改造,新增甬莞高速宁德西绕城代替现状沈海高速中心城段功能,形成“一环一联”的快速路网。依托G228、疏港路局部路段、鉴湖路、沈海高速快速化道路局部路段以及G104构成主城区环线,以天德路作为东西向联系主城区环线的快速路。基于现状主干道,以内外畅达、多环互联为目标,构建“六纵八横”的城市主干道网络系统。
中心城区总体景观格局为“一城双翼、环澳五突、六脉七山”,以中心城区环三都澳展开,形成北部产城翼、南部乐活翼的“凤鸟展翼”区域结构。结合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和近郊自然保护地等空间,构建具有宁德特色的层级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园体系,包括生态绿楔(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其他风景区)、郊野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规划将面积大于5公顷的综合公园、郊野公园、专类公园等影响城市布局的公园划定为结构性绿地,参照城市绿线进行管控。
[主持人](2024-06-2816:34)
您之前提到了“五级三类”的规划体系,那“宁德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后,有没有其他的规划编制工作?
[刘副局长](2024-06-2816:35)
一方面是持续推进县市、乡镇、村庄规划的编制。2024年6月5日,我市的八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已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全市84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已全部委托,目前正在有序推进。我市已完成1533个村庄的规划编制,目前各地正在结合已批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村庄规划的评估工作。
第二方面是开展详细规划的单元划定和单元评估工作。我局严格按照《福建省国土空间详细单元划定技术要点》,优先识别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再充分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及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构建“4 10”的总体框架(4即城镇区域、特定区域、乡村区域、海洋区域;10即集中建设单元、城乡融合单元,风景名胜单元、自然生态单元、历史保护单元、其他特定单元,国有农场单元、乡村单元,无居民海岛单元、海域单元),已初步划定283个详细规划单元,后续将进一步深化成果,做好评估工作,积极探索“单元 要素”“单元 规则”等详细规划管控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详细规划工作的政策性和实用性。。
第三方面是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专项规划是指特定区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主要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我局已梳理市直部门近三年编制专项规划清单,并2轮征求部门意见,形成了“资源保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特定区域”5大类22个专项共59项专项规划,涉及23个部门。其中,已完成15项,拟列入2024年城建计划14项,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编制16项,2026年12月底前完成编制14项。
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逐步建立并完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切实做好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工作,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各类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的传导。
[主持人](2024-06-2816:40)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如何指导城市更新工作的?
[刘副局长](2024-06-2816:41)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分类施策的城市更新策略,结合中心城区单元划分及更新分布情况,划定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单元,更新单元的目标和指引要求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城市品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完善。其中城市功能完善主要包含北部新区北组团、东部新城北组团、东部新城南组团、东兰组团、金塔组团;城市品质提升主要包含城澳组团、城南组团、城南组团、飞鸾组团、蕉城老城组团、金涵组团、沙江组团、台江组团、溪南镇组团、下白石组团、漳湾镇组团;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包含北部新区南组团、湾坞组团、盐田组团、漳湾临港组团。
近期工作,一是围绕宁德站交通枢纽周边,推进用地整合开发,推进“SID(枢纽综合开发)”;二是推进城区工业退城入园,加快金塔组团、东兰组团、金涵组团等工业企业的“退二进三”,逐步腾退分散、低效的工业用地,结合居住和综合服务板块,将用地功能转变为生活性。积极促进漳湾临港组团、北部新区南北组团等工业用地的配套服务能级提升,提高总体工业用地效率;三是通过成片整合的城市更新,推进老城片区旧改和城中村整合转型,主要包括福洋片区、环金溪琼堂片区、原宁德财校片区等13个成片城市更新;四是针对北部新区、雷东和漳湾工业组团,加快推进园区内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处理。
[主持人](2024-06-2816:43)
我市山海资源丰富,能否介绍一下规划中关于文旅方面的相关情况。
[刘副局长](2024-06-2816:44)
围绕“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核心精神,全力实现打造“独具魅力的新时代‘闽东之光’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构建“一心集聚、双带引领、两极辐射、四区共建”的市域文旅空间格局。
“一心聚集”是依托中心城区全力打造宁德文旅集聚核心。
“双带引领”是以沿海蓝色旅游带串联蕉城、福安、霞浦、福鼎沿海片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节点;以山海魅力旅游带串联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打造全国知名的文旅康养休闲目的地。
“两极辐射”指以太姥山5A景区和白水洋-鸳鸯溪5A景区增长极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旅游发展,打造宁德山海旅游的核心目的地之一、华东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亲水旅游区、国内乡村文创高地、华东地区乡村微度假目的地。
“四区共建”指以蕉城、福安、福鼎、霞浦为重点区域,打造多业态融合多元化发展的滨海旅游集聚区;以蕉城、古田、屏南、周宁为重点区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宁德样板”;以福鼎、福安、柘荣为重点区域,打造养生养老、旅游度假、文化休闲多业态融合的茶旅康养集聚区;以寿宁、福安、福鼎为重点区域,以红色下党、闽东苏维埃旧址等为重点节点,构建系统完善、特色突出的红色研学集聚区。
[主持人](2024-06-2816:48)
现在很多项目建设会遇到生态保护红线,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是什么?
[刘副局长](2024-06-2816:49)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我市共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713.88平方千米。
2023年10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通知(试行)》,文件明确严格执行国家红线准入清单,梳理了“允许有限人为活动认定”和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的办理要求,从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范涉及红线的用地、用海用岛审批,强化监管机制和管控要求等三方面,切实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底线约束,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主持人](2024-06-2816:52)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请刘副局长给我们广大网友说几句话,作为今天节目的结束语吧。
[刘副局长](2024-06-2816:53)
主持人,各位网友,很高兴与大家相识。在此,我代表市自然资源局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和支持我们工作的网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大家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2024-06-2816:56)
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