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大蓝色粮仓。聚焦“深海渔业-渔港经济-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全链条发展,积极发展深海养殖、中远海现代化海洋牧场、远洋捕捞等海洋渔业,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蓝色能源”“海洋牧场 中央厨房”“海洋牧场 观光旅游”等新模式,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加快华润江牡岛零碳、中广核“风渔融合”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复制成功经验推动原有规划的18片海洋牧场建设。推进渔港经济区、马宫水产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擦亮“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招牌。
——做活做旺蓝色文旅。擦亮“冬养汕尾”名片,统筹整合滨海风光、自然遗迹、历史人文等资源禀赋,串联打造金町湾-品清湖-红海湾-碣石湾滨海旅游黄金海岸。探索“跟着文艺赛事展演去旅游”模式,举办“领鲜节”、马拉松、沙滩音乐节、绿美骑行等美食运动音乐文旅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奔向海陆丰、坐着高铁来赶海。落实扶持酒店行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快陆河希尔顿等高端酒店建设,新建5家星级酒店、20家特色民宿。推动海丰红宫红场创建国家5A级、新山红色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建2个高品质旅游景区,建设市县两级旅游综合集散地(游客中心),推出一批“现象级”海岛主题旅游产品、网红打卡点、“万人迷”景点、假日精品路线。
——做精做靓蓝色新城。加快激活海洋文化要素,聚力打造精品精致、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推动中央商务区、环品清湖区域与高铁枢纽联动一体发展,成立品清湖保护联盟和保护基金,完成品清湖南岸碧带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品清湖新区“三园两带”建设,全力塑造山海连城的中心城区风貌。加快建设明珠大道、星涛大道等18条市政道路、四马路等10条断头路,新改建6个停车场、新增2200个停车位,新建公共充电桩200个,动工改造16个城镇老旧小区,加快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沟)建设工程(一期)、地下排水管网和城市内涝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聚力美丽圩镇建设,形成配套完善的城镇化生产生活空间。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营造靓丽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加快市文化中心、市工人文化宫建设,推进新型阅读空间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帆船帆板训练基地等重大体育平台建设,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七)攻坚突破“绿美生态提质”,高标高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化造绿增绿。加快实施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八大行动”,纵深推进“绿美 ”融合发展,确保完成林分优化6.63万亩、森林抚育提升3.3万亩。推进绿美生态示范建设,打造金霞光森林公园等7个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以及“红海湾+大湖+上英”等5条绿美综合示范带,形成“一带一品牌、一带一特色、一带一景观”。全力推进“五道两清零”,扎实开展“千村千园、百街百景”“干道扩绿、碧带增绿”等建设行动,提升村庄“五边”“四旁”绿化美化品质。实施美丽公路景观提升工程,完成汕尾大道、工业大道西、品清湖南岸等重点区域裸露山体复绿,全市干线公路绿化里程达到270公里。推进陆河南万红锥林自然保护区省级示范性保护地、市苗圃园(园林绿化科研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推动每个镇(街)新改建1个口袋公园。开展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推广“每月捐棵树”等系列活动,实现共建共享绿美生态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保质保量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空气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实施移动源系统防控和面源精细化管控行动,推进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加大流域系统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力争75以上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管控。加强海水养殖监管,推进遮浪港等美丽海湾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保持螺河、黄江河水质优良标准,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强建设用地环境管理和工业污染风险防控,积极创建“无废城市”。
——推动绿色转型。全领域促进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强度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强化与深圳碳普惠协同发展,搭建市碳普惠系统平台,促进更多生态产品、低碳行为实现价值转化。探索“国有林场 国有企业”发展模式,推动国储林建设项目落地。发展油茶、竹子、中药材、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产品“增值变现”。
(八)攻坚突破“惠民有感提增”,用心用情推动共同富裕
——持续提高就业质量。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畅通定向招聘会、“汕尾就业”等线上线下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健全“就业服务专员”制度,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深入实施“三项工程”,技能培训1万人,解决企业用工2.9万人。实施“安薪汕尾”行动,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扎实做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实现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0以上,保持全省前列。
——全力提升教育水平。着力打好“1336”教育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持续加大中小学幼儿园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新增9700个公办学位,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7以上。支持龙山中学、彭湃中学、汕尾中学等老牌名校打造现代化龙头学校,推动田家炳中学、林启恩纪念中学、陆安高级中学、陆河中学质量强校建设。结合入学儿童变化趋势优化教育布局,有序撤并百人以下“麻雀学校”。加快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二期、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汕尾技师学院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产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
——深化健康汕尾建设。以深汕中心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牵引,实施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一对一”紧密型帮扶,申报创建2个省级重点专科,大力提升薄弱专科能力。加快深汕中医医院建设,引入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端医疗资源。推进3家县级人民医院“五大救治中心”和县级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推动5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25达到推荐标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效,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建设,持续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实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三年行动,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有序推动“居保”转“职保”3万人,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持续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结构。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积极发展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确保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低保标准比例达到80以上,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持续深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完善抚恤优待体系。
——强化“一老一小”保障。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谋划推动托幼中心建设,新增婴幼儿托位数1000个,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强化儿童福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全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实现90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推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加快市福利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开展1200户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推行“幸福长者食堂”订餐配送运营试点。加强人口监测分析,优化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布局,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同时,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做好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方志、档案、气象、地震、社科等工作。
(九)攻坚突破“平安护航提效”,共建共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巩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化“三三五”基层治理模式。推进“1 6 N”工作体系建设,强化市县镇三级社会治理中心指挥联动,构建上下贯通、群防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实施城乡社区建设示范工程,推进街道、社区治理管理服务创新,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引导群众参与城乡社会治理。加快“民情地图”与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等系统数据资源汇集融合,做实全科网格智治。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规范加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开展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化解攻坚,推动信访工作向前端预防转变。落实“暖新十条”,提升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管理服务效能。
——筑牢社会治安防控屏障。纵深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偷渡走私、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和涉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大力推进“智慧边海防”“智慧新缉私”和市公安局打击中心、防范中心建设,稳步拓展更多应急最小单元融入防控防范体系,建立海陆联动、预警在前、化解在小的智能感知防控网络。大力维护网络安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消防、自建房、城镇燃气、渔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牢不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底线。实施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开展县域防洪达标建设,改造升级一批防涝排涝设施。全面完成林火阻隔系统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动专业应急物资、救灾物资储备库提档升级,推进“智慧大应急”项目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提升应急处突救援能力。
各位代表!责重千钧,唯有担当。我们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当好忠诚的执行者。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自觉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提高创造性执行的能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决做到省委、市委有部署、各级政府抓执行。当好坚定的行动派。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深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自觉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习惯过紧日子,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坚决做到令行禁止、言出必果。当好高效的实干家。树牢正确政绩观和发展观,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扑下身子、善作善成、不务虚功,多谋促发展、利长远的大事,多做打基础、补短板的要事,多办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努力以实干实政创造实绩实效。
各位代表!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实干笃行、奋勇争先,加快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奋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
名词解释
1.“1310”具体部署:即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提出的锚定“走在前列”的总目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具体部署。
2.“百千万工程”:即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简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十大新突破”之一。
3.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即三大行动、六大会战、九大示范工程的简称。“三大行动”是指基层基础建设、项目双进、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六大会战”是指产业发展、城市提能、乡村振兴、综合交通、民生补短、要素保障大会战,“九大示范”是指深度融湾、优势产业、兴海强市、四数联动、未来乡村、善美文化、共富共享、绿美生态、基层善治示范工程。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