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萍乡城市 > 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图文实录奋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萍乡篇章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日期:2024/9/24 18:53:21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4-17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摄)

4月17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萍乡市联合召开“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奋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萍乡篇章新闻发布会。萍乡市委书记刘烁介绍萍乡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有关情况。萍乡市委副书记鲍峰庭,萍乡市副市长颜小龙,萍乡市副市长朱艳珍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文颖摄)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萍乡市委书记刘烁先生,萍乡市委副书记鲍峰庭先生,萍乡市副市长颜小龙先生,萍乡市副市长朱艳珍女士,请他们介绍萍乡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刘烁先生作介绍。

萍乡市委书记刘烁(文颖摄)

刘烁: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就萍乡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进行面对面交流。首先,我谨代表中共萍乡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萍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指导,赋予江西“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新定位新使命,为江西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萍乡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出台了《中共萍乡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萍乡篇章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强化“六个聚力”,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和高标准保护,纵深推进赣西、长株潭城市群叠加链接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枢纽区建设,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思路目标,全力推动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萍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里,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

第一,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具有萍乡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要求,鲜明树立亩均、科技、低碳、人均“四个论英雄”导向,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行动计划,加快钢铁、建材、陶瓷、烟花爆竹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耕“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细分领域”四大新动能培育赛道,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从“推进设备更新改造”“深化智改数转网联”等13个方面给予工业企业“真金白银”支持,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今年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全省平均高5.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6,比全省平均高3.8个百分点。坚持产业和创新“双引双育”,积极推动与中南大学、南昌大学共建现代产业研究院,建强用好萍乡(长沙)科创中心,谋划布局增材制造、功能食品、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入推进国家级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第二,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要求,抢抓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开放。一方面,不断加快高水平开放步伐。充分发挥全境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政策优势,纵深推进赣西、长株潭城市群叠加链接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枢纽区建设,全力推动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快产业发展“融通”、基础设施“联通”、资源要素“流通”、生态治理“共通”、公共服务“畅通”。2023年11月30日,成功争取我省与湖南省同步审议通过《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首次实现两省协同立法,为全国首部跨省设区市法规文本相同的地方性法规。同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中国(萍乡)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十二大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深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推进开发区(工业园)管理制度改革,拓展工业企业“四个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推动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四医联动、两医融合”城市医疗体系建设,以改革创新扩内需、优结构、提信心、惠民生、强基层、防风险。

第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着力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书记算粮账、抓种粮的工作机制,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2023年高质量完成了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任务。持续推进“种业大市”建设,优化种业扶持政策,加快组建种业集团,推动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早稻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提质升级,全力以赴为农业“芯片”注入萍乡力量、为粮食安全贡献萍乡担当。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产业链条,打响“萍字号”农产品品牌,做强做大食品产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家,规上食品企业24家,2023年食品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同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稳妥推进市域“点线面带”工程和乡镇“十个一”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四融一共”和美乡村。

第四,聚力补短板、惠民生,全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列全省第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列全省第一,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仅1.81、为全省最优。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建强用好就业创业服务“四大平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5+2”就业之家,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兜底帮扶,做好各类院校毕业生来萍留萍就业创业、各类技能人才返乡就业工作。大力实施教育、卫生、养老、托育、文体等领域提质扩容工程,分类组建教育集团,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扎实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切实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统筹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注重在城市更新中延续昭萍历史文脉,在文脉传承中为城市发展铸魂赋能。落实统筹“三高”包保责任,全面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第五,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萍乡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开展纪念安源地委党校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推进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持续擦亮“群众贴心人”党建品牌,不断完善提升“龚全珍工作室”“安源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幸福360工程”等特色实践,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守“不搭天线、不搞圈子、不跑、不要、不送”的选人用人“五不”红线,探索实行干部实绩“清单化”考核,充分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真正做到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常态化选树“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开展“政治生态修复巩固年”“大抓落实年”活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推动政治生态修复净化、向上向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强化“六个聚力”,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和高标准保护,纵深推进赣西、长株潭城市群叠加链接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枢纽区建设,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萍乡新的更大贡献。

徐承:谢谢刘书记!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光明日报记者(文颖摄)

光明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江西考察时也鲜明指出“江西强起来,工业必须强起来”。请问作为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老工矿城市,萍乡将采取哪些举措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刘烁:萍乡是百年老工矿城市,有着深厚的工业底蕴和鲜明的工业基因。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省委赋予萍乡的“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目标定位,抢抓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政策机遇,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狠抓产业转型升级不松劲,推动萍乡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两次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工作多次获国务院通报表彰,2023年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位居全省第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创近十年历史新高。

接下来,我市将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统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体现萍乡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突出链条培育,全力做优“主赛道”。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行动计划,深化产业链“链长”制,“一链一策”提升10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制造业基础再造工程和智能制造升级工程,推动钢铁、建材、陶瓷、烟花爆竹等传统产业全链条升级改造。开展产业集群建设三年行动,精耕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细分领域“四大赛道”,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谋划布局增材制造、功能食品、新型储能三大未来产业,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围绕制造链部署服务链,落实《萍乡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大力发展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赋能工业强市建设。

二是突出项目带动,全力做强“主抓手”。严格落实“四个一批”项目滚动调度机制,围绕我市10条重点产业链和新动能培育“四大赛道”,开展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全力引进一批旗舰型产业项目、链主型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及新兴领域延伸。为更好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溢出,在用地、用工、用电、用气、用水等生产要素成本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从降低物流、融资成本两个方面发力,全面形成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加快打造湘赣边区域“成本洼地”,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今年我市筹备了76个重点工业项目,我们将深入实施工业领域“项目大会战”专项行动,推动旭阳焦玻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园区等项目加快建设,中材锂膜、伯乐智能、甘源食品四期五期、奕东电子等项目尽早投产达效。

三是突出创新赋能,全力做活“主引擎”。我们将紧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个合作方向,探索建立“1个总院 N个专业性研究所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平台体系,加快推动中试基地建设,吸纳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加入平台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着力打造集管理、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切实提升科创平台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