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台州城市 > 正文

(年终特稿)爬坡越坎,民营经济大市如何创新求变?

日期:2024/9/3 11:34:08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8-15

(年终特稿)爬坡越坎,民营经济大市如何创新求变?到:→→到:(年终特稿)爬坡越坎,民营经济大市如何创新求变?2023-12-2911:34:55来源:作者:刘阳禾刘阳禾

2023年12月29日11:34来源:大字体小字体到:

台州12月29日电(邵燕飞傅飞扬)年关将至,回首2023年,在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内部“三重压力”加大的局面下,中国经济爬坡越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而在这首“回春之曲”中,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成为至关重要的“音符”。

放眼经济大省浙江,温州、绍兴、台州等地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在民营经济大市——台州,民营企业贡献了该市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台州民营经济发展如何创新求变,以变应变?

海洋经济:生态与富民“双赢”

在台州椒江大陈岛的海滩上,低保户李荷娇等人会定期捡拾埋在沙里的塑料瓶,以及被海浪冲上沙滩的泡沫塑料、渔线渔网。这些海洋塑料废弃物,最终会成为手机壳、行李箱、鞋服等生活用品。

面对海洋塑料治理这一全球性难题,一场由渔民、船舶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环保革命正在台州先行先试——通过吸纳沿海民众加入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联合塑料应用企业设立“蓝色联盟共富基金”进行价值二次分配,惠及一线收集群体。

工作人员回收海洋塑料。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10月30日,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实现生态与富民“双赢”。

“我每天都会在海岸边捡塑料垃圾送到‘小蓝之家’,普通塑料瓶市场回收价是3分钱一个,而‘小蓝之家’给的回收价是2毛钱一个,一个月能挣2500多元。”李荷娇说。

溢价从何而来?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光辉受访时表示,每年国际头部企业都有采购海洋塑料的ESG碳减排需求,与8000元每吨的陆地原生PET塑料粒子相比,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海洋塑料PET粒子价格最高可达35000元每吨。

2022年4月以来,“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在台州各地推广。参与其中的沿海低收入居民、渔民和环卫工人会在收集海洋塑料垃圾时佩戴视频记录仪和定位设备,确保来源可追溯。

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共计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一线收集人员人均年增收1.3万元。

数字经济:从零到一的新质生产力

今年,随着ChatGPT火爆出圈,“算力”这一名词被大众广泛提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业务从互联网行业向工业、交通、金融等传统行业渗透,对算力的需求也迅速增长。

12月13日,位于台州黄岩的浙东南智算中心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不同于寻常工厂,其产出的是看不见的“算力”——该智算中心一期算力规模为400PFLOPS(1PFLOPS=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

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浙江明确提出将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在此背景下,从零到一,浙东南智算中心开启了台州算力基础设施的新篇章。

如今,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已落户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

“浙东南智算中心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丰富高效的智能算力,以算力推动各行业的产业升级。”一家入驻该产业园的科技公司负责人周子涵介绍说,这里生产的算力,可以像水、电等公共资源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

不断加快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将为台州经济社会发展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台州一家企业的数字化生产线。阮春晖供图

黄岩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卢通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预计可提供超过500个年薪20万元至40万元的就业岗位。

同时,在产业集聚方面,当地将采取产业链招商、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方式开展“算力招商”,并以“智能算力扶持”的创新模式帮助孵化台州市小微人工智能双创企业。此外,当地还计划每年发放1000万元“算力券”,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人才经济:建设技能型社会

作为“制造之都”,目前台州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27个,有制造业企业7.9万家。产业兴,人才旺。眼下,技能创富在该市越来越可感可知。

台州城市风貌。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