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铜川城市 > 正文

铜川市人民政府

日期:2025/7/2 16:34:50 浏览:

区城市供水分别由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铜川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和耀州区自来水公司承担,宜君县城市供水归口省水务集团管理。

铜川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是由铜川市人民政府出资,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2008年11月12日由原市自来水公司变更设立、组建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位于我市北市区延安路50号。主营业务为供水、售水,截至2024年底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8.59亿元,供水管网458公里,日供水能力8.5万立方米,日均供水量2.9万方。现承担着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照金镇、陈炉镇、坡头镇、铜川市周陵农业科技示范园、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铜川新材料产业园、铜川市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川矿业公司九个独立矿区(陈家山矿区、下石节矿区、焦平矿区、玉华矿区、东坡矿区、鸭口矿区、徐家沟矿区、金华山矿区、王石凹矿区)及一五三厂等30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供水任务。供水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耀州区供水公司由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托管,总资产1586.46万元,已建成主管网155公里,供水区域为耀州区城区,日均供水量0.8万立方米。

陕西铜川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为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下辖的供水企业,2001年,铜川市人民政府与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管理局签订了《铜川新区城市供水合作协议》,由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管理局出资组建陕西铜川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3.2亿元,已建成供水主管道89.6公里,供水区域为新区城市约19.9万人口生产生活用水和周边重点企业用水,覆盖新区建成区和周边13个村庄。目前建成三条生产线,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天,日均供水量3万立方米。总供水能力达到8万立方米/天,可满足新区未来5—10年的用水需求。

三个供水服务企业均实行三级分类阶梯水价,设有独立水质化验室,实行三级水质检测制度,坚持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日检,其中自来水公司及耀州区供水公司(日检9项)、出厂水(日检10项)、管网水(周检7项),月检28项,年检97项;新区日检9项(新区供水日检11项),月检41项,年检97项,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全市现有污水处理厂3座,南市区污水处理厂、北市区污水处理厂及宜君县东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8)表Ⅰ中A标准。

北市区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处理北市区(印台区、王益区)的生活污水,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立方米,日均处理量2.5万立方米,配套污水收集管网43.8公里。南市区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处理南市区(新区、耀州区)的生活污水,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立方米,日均处理量3.8万立方米,配套污水收集管网35.9公里。宜君县东方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宜君县城及周边生活污水,日处理污水能力2000立方米,日均处理量1200立方米,配套污水收集管网22公里。全市现有再生水管网39.7公里,再生水主要用于声威水泥、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美鑫电厂等工业企业利用、补充河道生态基流等。

【城市供热】2015年市委、市政府顺应市民期盼,全面启动铜川新区集中供热项目。该项目由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已建成供热主、支管网85公里,总用户数约8万户,完成分户控制改造用户6.5万户,建设热交换站144座,签约供热面积1288.8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南市区集中供热全覆盖。

【城市供气】铜川市燃气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8年改制为铜川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2月,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形式对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成立了铜川市天然气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828.57万元人民币,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拥有51股权,铜川市国资委拥有49股权。经过20多年发展,业务范围已覆盖铜川市三区一县(宜君县城区除外)、11个矿区和36个乡镇,城镇气化覆盖率约97,位列全省第一,用户总数23万余户。敷设高、中、低压燃气管网1800余公里,建成储配站1座、分输调压站7座、CNG(压缩天然气)调压站1座、CNG加气站2座、LNG(液化天然气)点供站5座,拥有1000立方米(标准气态体积,约5.2万方储气量)调峰储气罐4座,建成5000立方米(标准液态体积,约312万方储气量)LNG应急储备调峰站一座。初步形成了“全市一张网、区域小环网、多气源保障、多产品配送、多方式供给、多场站输配”的城市燃气输配格局。

综合交通建设取得新突破。西延高铁铜川段在全省率先完成征迁任务,境内隧道全部贯通,桥梁架设完毕,路基铺设完成,3座站房主体基础工程完成,华能铁路专用线仁和隧道贯通。新区北出口野狐坡道路改造、G210宜君东湖至偏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完工通车,玉皇阁二号桥全幅贯通,延西高速耀州立交、G210宜君县城过境公路、G210惠陈公路、G342印台孙家河至红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截止2024年底,境内公路总里程4513.6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8.54公里、国道445.74公里、省道444.03公里、县道643.18公里、乡道167.2公里、村道1959.06公里。公路网密度116.3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乡镇、行政村公路通畅率、通客车率、通邮率均达到100。

多措并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出台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市级补助政策并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对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安防工程每公里分别补助10万元、5万元,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争取建设及维养资金6300万元,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通组公路11公里、安防工程75公里,改善农村公路100公里。承办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建成县级客货邮服务中心2个、乡镇客货邮服务站4个。

交通运输服务取得新提升。开通95128出租车约车服务热线,推进巡游出租汽车开展电召服务和网约服务,连续23年组织“爱心送考”活动,受到社会好评。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条,开通定制、临时公交线路10余条。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280辆,累计淘汰323辆。更新出租车124辆,其中新能源占比92.7,新增新能源货车45辆,重点企业清洁运输比例达到90.2,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指导工矿企业中长距离采用铁路运输,完成铁路货运量1166万吨,煤炭铁路运输比例达到94.4。

行业治理能力不断优化。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出台项目管理办法,优化许可机制,实行领导包抓,制定颗粒化清单,项目推进保障有力。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与长安大学合作,在我市设立教研实践基地。优化营商环境,编发《惠企利企政策服务清单》《大规模设备更新宣传手册》,组织政(银)企座谈会3次,为运输企业争取贷款3860万元,建成“司机之家”2处、公路停车区充电桩7根/14枪,办理道路运输“跨省通办”事项2433件次,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质量评价和热线服务综合考评均位列全省第一。严格规范公明执法,办理行政执法案件49件,实施轻微免罚首违不罚20次。优化路网服务,治理路域环境,干线、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全面完成,修复水毁路段33处,普通国道、新增省道路面技术状况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三。

【铜川概况】铜川,古称同官,为长安京畿之地。1958年建市,是陕西省设立的第二个地级市。下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面积3882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

铜川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西安市区68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公里,包茂、延西、荷宝三条高速穿境而过,随着西安城市北扩、西铜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和西铜公交线路的开通,铜川已融入西安大都市半小时经济圈。

铜川遍地是文化,处处有故事,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北宋山水画家范宽、唐初史学家令狐德棻等名人的故里。历史馈赠的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了绿色养生文化游、红色革命文化游、青色耀瓷文化游、蓝色工业文化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铜川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46.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3,多年来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吉祥鸟朱鹮在铜川野化放飞并成功孵化。铜川是全国苹果、优质甜樱桃最佳适生区之一。

近年来,铜川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首批全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中国循环经济十佳绿色发展城市、新时代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铜川旅游】铜川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故里。历史馈赠的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了绿色养生游、红色照金游、青色耀瓷游、蓝色工业游等特色旅游项目。铜川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26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9家,3A级旅游景区14家,2A级旅游景区3家。我们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并打造各具特色的四季旅游产品。春季围绕陕西规模最大的牡丹园、照金的连翘花、孟姜塬的桃花等内容推出青春之花、爱情之花、养心之花、艺术之花旅游主题产品;夏季围绕避暑、露营推出四大避暑胜地、五大夏夜美食打卡地、六大星空露营地旅游产品;秋季围绕香山红叶推出“登山赏枫”赏秋地、“康养旅居”养心地、“行摄揽胜”旅拍地、“非遗潮玩”趣游地旅游产品;冬季整合市内六大雪点推出雪畅之旅、雪韵之旅、雪遇之旅主题产品,全市四季旅游换发新的活力。

【铜川文化】铜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是“一圣四杰”的故里(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西晋哲学家傅玄)。耀州青瓷久负盛名,“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耀州窑与钧、汝、官、哥、定5大官窑齐名并著,历经唐宋元明清1400多年,至今炉火不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陈炉,被誉为“东方古瓷巨镇”活化石,有“炉山不夜”之称。以高寒清迥、远胜骊山著称的玉华官,是昔日皇帝避暑行宫,为玄奘法师创法相宗、圆寂之地,玄奘法师在此4载,译经682卷(毕生译经1335卷,其中在西安大雁塔15年译经653卷)。一代药王行医隐居之地药王山,承载着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崇高的医德和灿烂的中医药文化。药王孙思邈留下的医学巨著一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和养生理念被世人尊崇。农历二月二药王山庙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每逢庙会寻求养生奥秘的人络绎不绝。经国务院批准保留的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成为传承药王思想、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

以项目为依托,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实施了铜川市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提升项目,对药王山景区、金锁石林景区等全市8个高A级景区的闸机、票务预约、视频系统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软件系统进行了完善,建成“游铜川”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并在各景区和公共文化场馆大门入口处,统一制作安装综合信息导览牌,完善导览图、景区景点简介、语音讲解二维码等内容。

【铜川文物】铜川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70处(包括古遗址534处、古墓葬247处、古建筑166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82处、其他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博物馆、纪念馆11个(耀州窑博物馆、照金纪念馆、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铜川博物馆、药王山博物馆、孙思邈纪念馆、玉华博物馆、耀州区博物馆、郭秀明纪念馆、宜君县博物馆、宜君旱作梯田农业生态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一个(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国家二级博物馆3个(耀州窑博物馆、药王山博物馆、铜川博物馆)、三级博物馆1个(玉华博物馆)。

全市文博系统紧紧围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新时代文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延安市宝塔区等13个县(市、区)07-02

    来源时间为:2024-10-11延安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延安市宝塔区等13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 【宝鸡】推进文旅商体融合为城市注入新活力07-02

    来源时间为:2024-10-11城市名片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十分关键。“看中国,来宝鸡”,这是宝鸡文化旅游的新品牌,也是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中国”一词,首次见于……

  • 铜川市人民政府07-02

    来源时间为:2025-04-09【城市建设】扎实开展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全市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已完工66个,完成投资30.66亿元。顺利通过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

  • 云南红河开秧门云南红河开秧门07-02

    来源时间为:2025-05-01人民网红河5月1日电(尹馨)以千年农耕文明为底色、以民族团结为内核,5月1日,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暨红河县开秧门·仰阿娜文化系……

  • 云南省文山市文笔塔文化展陈馆开馆云南省文山市文笔塔文化展陈馆开馆07-02

    来源时间为:2025-06-03人民网文山6月3日电端午节前夕,承载着文山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笔塔文化展陈馆正式开馆。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文笔塔,作为文山的地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