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嘉峪关城市 > 正文

嘉峪关市乘势打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日期:2024/11/22 14:08:14 浏览:

航空口岸建设,发展国际国内货运包机业务,开展保税物流、冷链冷藏、仓储集散、国际贸易、国内贸易;

积极争取嘉峪关铁路口岸开放,设立大宗矿产品、申报汽车整车、牛羊肉等进口指定口岸;

引进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货代公司、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入驻口岸,促进物流集散和要素资源配置;

……

充分利用空港、陆港集聚辐射优势,嘉峪关外向型产业聚集发展和规模扩张的势能加快释放。

五年来,嘉峪关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推动交通运输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增效。

S06酒嘉绕城高速公路(嘉峪关段)建成投用,X302线嘉峪关机场路提质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完成与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对接;

着力改善公路基础差、抗灾能力弱、危桥、险道路段多的国省县乡道路质量,道路安全养护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运力结构。推广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稳步推进纯电动、油电混动公交车的应用与推广,绿色低碳出行迈出新步伐;

……

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嘉峪关在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装备体系、运输服务体系、交通治理体系建设上开了新局、闯了新路、立了新功。

创新驱动,科技强市成效显著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五年来,嘉峪关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座。

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

2020年以来,嘉峪关将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重要抓手,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持续擦亮创新金字招牌。

目前,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市级科技成果11项。专利授权量累计1804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累计22.09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增加。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抓创新贵在从教育抓起。

这些年,嘉峪关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的理念,累计投入资金3.22亿元,实施教育“十大工程”,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三个课堂”平台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推动硬件建设提质的基础上,嘉峪关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市创建,学前教育“双普双惠”发展完成省级评估验收,市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经验被甘肃省政法委作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教育发展的内涵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持续提升。

本着诚心引才、倾心育才的理念,嘉峪关累计招聘教师491人,教师年均接受培训150学时以上,“三支重点人才队伍”建设项目被甘肃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省级重点人才培训项目,教师队伍建设整体素养进一步提升。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协同发展理念,嘉峪关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与省级科技计划体系有效衔接,完善市级项目计划指南发布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对项目计划体系、立项机制、过程管理、绩效评估等实施全过程优化提升;

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项目,严格执行重大科技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绩效目标管理;

加大科研领域简政放权力度,推动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主动融入国家双边和多边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开展合作交流,推动合作内容深层次拓展;

……

随着一系列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落地落实,嘉峪关加速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促进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大大提升。

互促互进,城乡融合有序有力

城乡共融,相得益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嘉峪关来说,城乡融合的深度、广度直接决定着城市现代化的品质和品格。

画好城乡融合“同心圆”,携手并肩、互联互通,同心协力、同向发力可谓是增强互促互进整体效能的最有效方法。

从市情出发,这些年,嘉峪关坚持以工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以推动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引导村集体联合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机械化、高效化生产,切实提高土地产出、提升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把城市发展的经验启迪贯注到农村发展的一撇一捺之中,关键得掌握精髓、明确发力点。其中,一个核心点就是推动“农民市民化”。

从高质量推进村庄规划着手,嘉峪关试点建设集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相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绽放新容颜。

在城乡融合中促农村繁荣发展,“一盘棋”的思想从来都是重要的方法论,这一点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更加彰显。

这些年,嘉峪关聚焦农村亮化、绿化、道路等,加快推进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处理配套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农村交通发展新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打通城乡融合的阻隔,产业振兴永远都是摆在头等重要位置的。激活农村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必须一以贯之。

着力破解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嘉峪关围绕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构建“精细蔬菜、经济林果、现代畜牧、休闲农业”四大产业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已谋划实施的33个项目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与此同时,借力旅游强势崛起的东风,嘉峪关按照“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思路,以项目建设、节会经济、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体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标本兼治,生态文明统筹推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嘉峪关以回答时代课题的勇气和定力推动生态环境开新破局。

高效发挥164套污染源废气监控系统、26个空气质量微测站和3个空气质量国控站作用,扎实推进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建成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完成90批次煤质抽检,城市道路湿法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大气污染的防治成效可圈可点。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推动河湖“四乱”问题常态化规范化整治,建成区实现无黑臭水体和入河排污口……随着水源污染防治不断深入推进,绿水长流的和美蓝图渐次映入眼帘。

讨赖河嘉峪关段为全省首个通过验收的美丽幸福示范河湖;获评全国“2021年度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和生态环境部、省政府通报表扬;成为全国9个之一、全省首个在生态环境领域获激励的城市……

如果大气和水的生态指数依托感官即可知觉到的话,那么土壤污染防治则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予以全方位防治。

在农村,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健全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

在厂区,全面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建成电解铝槽大修渣无害化综合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各类危险废物年处置能力达到41.3万吨。

在医院,完成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设备升级项目建设,收集、处置医疗废物600吨,实现无害化安全处置。

从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到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嘉峪关吹响了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动的“集结号”。

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合理布局城乡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推进讨赖河安远沟至嘉酒分界线段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启嘉峪关草湖湿地公园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重点生态项目建设;

积极推行“互联网 义务植树”活动,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小游园和微绿地,全面摸清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和保护级状况;

……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嘉峪关全力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绿水青山带笑颜的绚烂画卷愈发可人。

开拓创新,深化改革走实走深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就是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

对嘉峪关来说,依然如此。

为了让病人看病更舒心,嘉峪关全面优化医疗体系、医疗服务“两个链条”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如: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职工个人账户,门诊费用纳入统筹支付范围;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确保不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推行嘉酒区域内医保就医互认制度,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从住院、普通门诊扩大到门诊慢特病,实现“5个特殊病种”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

面对“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反映,嘉峪关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提质优化。

大力实施项目落地“一抓准”、惠企政策“一口清”、项目手续“一人办”、保障服务“一条龙”、责任落实“一专班”、政商环境“一家清”的“六个一”工作模式;

按照“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分类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开通嘉峪关市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

……

人民心声就是改革所向。

从“放管服”改革到市场监管服务改革,一桩桩、一件件,凡是群众期望高、社会反响强的事情,改革便盯着上、盯着改。

在政法领域,通过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整合执法司法责任和制约监督,改革各项配套措施扎实有效落地。

在市场监管领域,通过整合优化市场主体登记、食品经营许可、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备案、特种设备登记、计量标准考核的市场监管窗口服务,实现“一窗通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原日喀则珠峰城市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11-25

    来源时间为:2023-12-11据廉洁珠峰消息:原日喀则珠峰城市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日喀则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

  • 楚雄将办城市体育公园马拉松邀请赛11-25

    来源时间为:2024-07-17将于7月21日举办的“中国火城,浪漫花都”2024年楚雄马拉松暨楚雄城市体育公园马拉松邀请赛,设全程马拉松(1500人)、半程马……

  • 2024“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发布昆明曲靖上榜11-25

    来源时间为:2024-09-119月9日上午,由商务部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授牌仪式在福建厦门举行,……

  • 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昆明收获了什么11-25

    来源时间为:2024-11-2111月19日,滇池湖畔,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云南海埂会堂圆满闭幕。会议期间,来自五大洲41个国家的地方政府代表等700……

  • 2024年10月第二周11-25

    渭南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陕西网讯(记者李倩倩)渭南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福州市党政代表团来渭考察、省政协来渭开展专题调研、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