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8-21
原标题:跨越层峰续华章——我市乘势打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融媒体中心记者杨亮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奋楫扬帆的嘉峪关,在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以发展的底气、奋进的骨气、斗争的志气,涉险滩、迎挑战、啃硬骨,奏响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主旋律。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激荡着嘉峪关改革的春潮,见证着嘉峪关发展的动人篇章。
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嘉峪关的实践新篇,嘉峪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四强”行动,积极推进“两区一城一地”建设,全力打造“六个典范”,各领域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开辟了新境界。
数字最有说服力。
2024年上半年,嘉峪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4以上,分别高于国家、省上3.4、2.6个百分点,较2019年增加值增长近100亿元。
五年的奋进、五年的接续,崭新的成绩单一次次刷新跃升的新高度,嘉峪关推动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从2023年算起,嘉峪关连续6个季度获得省委省政府市州重点季度考核奖励,成功跻身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成绩可圈可点。
时代大潮波澜壮阔,时代答卷常答常新。
向新而行、转型发展,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中追赶进位,嘉峪关仍需跋山涉水,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砥砺前行、永不止步!
精准定位,城市品质快速提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品质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城市提升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支撑。
秉承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态宜居城的理念,嘉峪关聚焦“小而强”“小而精”“小而美”的要求,全面加强城市更新、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集中布局智慧城市建设,打出一套又一套组合拳。
2020年以来,投资近6亿元对58个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提升改造,为40个小区新增健身器材,89个小区加装休闲座椅;
投资1300万元为老旧小区安装视频监控及车行、人行门禁系统,改造楼前入户排水管线;
为20个小区配建非机动车车棚和充电桩,解决小区内电动车充电难题;
开通5G基站137座,光缆线路到达三镇镇政府及17个村,“三难两高”问题解决率100,排名全省第一;
……
城市更新行动的深入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的明显提高,正塑造着嘉峪关城市独特的气质和品格。
瞄准城市更新,嘉峪关深刻把握城市人本价值的内涵精髓,从政务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抓起,让每一个嘉峪关人深切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2020年以来,嘉峪关积极参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嘉峪关子站和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事项认领编制、系统清单普查录入,事项办理流程再造、政务数据供需对接工作;
优化企业开办流程,网办率达100,新开办企业社保参保登记审核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累计审核新开办企业参保登记1244户;
践行“12456”政务服务理念,推进“一门一窗”服务,分领域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办事窗口67个,积极开展“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
搭建政务服务直通平台,建立43个部门参与的嘉峪关市政务服务工作群,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嘉峪关用心做好城市治理的每一个细节,让市民生活的便捷性、舒适度、智慧度日益彰显。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搭乘智能时代这趟高速列车快速行进,已成为衡量城市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顺势而为、应势而上。嘉峪关稳步推进传统产业与数字化技术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各领域应用逐步深入,智能物流管控、智能生产管理、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智能机器人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应用的效果日益彰显。
其中,酒钢集团、索通公司被工信部列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的实绩实效即是明证。
具体来看,酒钢集团私有云平台为40家单位的各类应用系统提供777台虚拟机资源,利用互联网聚集内外部设计和制造资源实现联合创新;酒钢集团7号高炉认定为省级第一批数字化车间。
龙头带动,全域并进。
交通运输数字化联网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动态监控运输市场,实现车辆管理智能化、行业安全监管科技化、车辆调度科学化;
“互联网 医疗健康”推动市中医医院建成肺结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AI系统;
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各医疗机构基本业务系统信息互联互通,远程医学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
医疗系统视频监控平台,推进协同客户端安装应用,完成影像、超声、心电检验检查结果共享接口对接工作;
……
插上智能化“振翅高飞”的翅膀,嘉峪关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活力更加澎湃。
实数融合,产业转型取得突破
实数融合,产业聚变。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交汇交融催生的动能正在以几何级的量级递增。
奋楫数字航道,嘉峪关勇当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的排头兵。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立柱架梁,酒钢集团“三化”改造稳步推进,全国首例车、铲、钻、锤全流程协调作业项目——酒钢集团西沟矿“5G 智慧矿山”项目推广应用,西部重工3D砂型打印及精密铸造车间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
打通工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嘉峪关以酒钢集团7号高炉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钢铁行业焦炉建设新技术融合标准应用试点”试点项目的崭新契机,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在绿色发展的轨道上阔步前行。
其中,以培育绿色工厂为着力点,引导企业积极研发绿色产品,加快推动生产过程与资源利用绿色化改造,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就是嘉峪关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最显著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顺应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要求,嘉峪关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技术产品装备,推动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和节能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加大重点排查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铸造传统重点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实施和产业政策落实跟踪督查。
目前,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通过终期验收,成功入选40个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嘉峪关工业园区荣获2023年度省级开发区考核第一名,蝉联全省优秀开发区“十二连冠”和优秀省级高新区“五连冠”。
对嘉峪关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点必须放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五年来,嘉峪关锚定做大做长“钢铁及装备制造、电解铝及铝制品加工”两条千亿级产业链,做优做强“核技术应用及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精细化工”四条百亿级产业链,做新做精“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绿色环保”N条十亿级产业链目标,全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要素集聚地。
实现“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的集群效应。
可以说,遵从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用足用好资源优势才算抓到了点子上。嘉峪关的优势在哪儿?这是首先必须考虑清楚的事情。
把光伏产业做优做强,让戈壁荒滩“光芒万丈”,嘉峪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加快嘉峪关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顺利建成索通公司770兆瓦、中广核120兆瓦光伏发电等“十四五”第一批100万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十四五”第二批50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陇鹏光伏科技5GW光伏组件智慧工厂等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依托嘉酒局域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酒钢集团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项目建设,嘉峪关顺势完成东兴铝业电解槽阴极全石墨化结构优化项目,布局建设嘉能矿业年处理150万吨钢渣综合利用、润源公司除尘灰资源化利用项目,产业耦合度日益彰显。
目前,酒钢集团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第一批沙漠、戈壁、荒漠重大风光基地建设项目。
从在新能源发展中谋方略,到在军民融合产业推进中开新局,嘉峪关全力推动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项目落地实施,扎实推进嘉核科学城玻璃固化冷实验室平台和数据控制中心建设,非核设备制造、民用核技术研发、核下游产品研发取得新进展。
作为工业旅游城市,嘉峪关工业的强基优势固然要一再放大,但旅游的支撑作用也从未忽视过。
五年来,围绕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黑山岩画、魏晋文化等嘉峪关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嘉峪关持续开发文创旅游商品,全力打造“嘉有好礼”品牌,大力实施文旅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放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和平台的优势,嘉峪关市5A级旅游景区嘉峪关文物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2022全国旅游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名单。
多点发力,通道经济蓬勃发展
开路先锋,交通先行。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交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日益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嘉峪关,对通道经济发展渴求从未有像今天这么强烈。
把脉经济“大动脉”,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全方位构筑,撬动物资流通和人员流动“一池春水”,嘉峪关干劲十足。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积极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快推进甘肃(嘉峪关)国际空港建设,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货运航班航线,全面融入“空中丝绸之路”,促进航空导向和陆路导向联动发展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提速升级,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格局。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路、桥、场、站最关键。
推进酒钢集团多式联运物流园、铁路物流园、空港物流园建设工程,打造大型煤炭交易中心、大宗矿产品仓储集散中心、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五金机电生产集散基地,完善多式联运服务功能,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物流园区建设布局更加科学、更加有力。
从全面发力通道经济到加快建设口岸经济,嘉峪关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不断开辟对外开放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加快推进嘉峪关机场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