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河池城市 > 正文

4月28日河池市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生态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

日期:2024/9/25 18:16:56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4-30

2024年4月28日15:30,河池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生态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覃继松先生,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杨金艳女士、大气环境科科长付发想先生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由河池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交流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戴光润主持。

戴光润: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河池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的是“2024年河池市第一季度生态环境”新闻发布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覃继松先生,请他作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河池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杨金艳女士、大气环境科科长付发想先生。

覃继松:

各位记者朋友:

现在,我向大家通报2023年河池市生态环境质量及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2023年河池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区前列

2023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精心指导帮助下,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会同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生态秀美新河池为主要抓手,深入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向优发展,把“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2023年,河池市中心城区(金城江城区)环境空气监测365天,优良天数356天,优良率为97.5,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4.8微克/立方米。2023年我市因细颗粒物(PM2.5)、臭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排名全区第四、第二、第四获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报表扬。

二是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23年,河池市辖区内红水河、龙江、大环江、东小江、刁江和岩滩水库、龙滩水库等主要河流和水库,共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或优于Ⅲ类)100,其中Ⅰ类水质断面占比16.7、Ⅱ类水质断面占比83.3。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河池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名列全国第15名、广西第5名。4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7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是土壤环境治理成效明显。2023年,河池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完成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3的年度任务,超额完成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或治理任务。

四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累计减排量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指标。

二、2024年第一季度河池市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完成较好

2024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全力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全力统筹推进全市城市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整治,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稳步提升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重点加快推进河池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强化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强化监管。

根据自治区通报反馈,2024年一季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2024年1-3月,河池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91天,优良天数为89天,优良率97.8,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2;污染天数2天,占全年允许污染天数的13.3,同比下降26.7。我市空气质量指数排名全区第三。

二是地表水水质100达标。2024年1-3月,河池市辖区5条主要河流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

三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2024年1-3月,4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8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通报完毕,谢谢大家。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河池市作为“十四五”全国十三个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之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目前河池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覃继松:

感谢您的提问。我市聚焦废矿窿、尾矿废渣、采选冶炼行业集中分布区等风险突出区域,推进重有色金属矿区或冶炼集中区域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预防,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形成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入选中组部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在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第三期培训班上,河池市就矿区生态修复与土壤污染协同治理做了典型发言。全国土壤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简报》2023年第八期对河池市罗城县四把镇三堆片区耕地水、大气输入混合型污染源排查整治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介绍,并向全国推广。南丹县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在产企业土壤污染绿色化提升改造项目获得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调研组肯定,建议下一步在中国环境报社的重大工程优秀案例专栏刊出。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规范项目管理。2023年印发了《河池市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河池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河池市土壤污染防治项目资金申请预算编制指南》《河池市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环境监理技术指南(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河池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专家库,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技术支撑。

三是强化源头管控,抓好统筹调度。在重金属重点区域的金城江、宜州、环江、南丹执行颗粒物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减少重金属通过大气排放。全面梳理了采用坑探的探矿权、地下开采的采矿权,以及历史遗留或非法盗采等形成的矿井清单,全市排查矿井(硐)664个,其中废弃矿井(硐)475个均已完成封堵。南丹县完成刁江支流水质超标溯源调查与风险评估,初步查明刁江流域南丹段水质重金属超标情况,同时计算出刁江流域5条支流重金属污染贡献率。

河池融媒记者: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请问2023年河池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2024年有什么工作计划?

杨金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广西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2022-2025年)》工作要求,截至2023年,我市已完成城市建成区和珠江流域重点干支流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共排查河流约1500公里,排查出入河排污口1151个,纳入整治入河排污口188个,已完成整治96个,整治完成率51。今年年初,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我局印发了《河池市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方案》,明确了入河排污口整治责任主体、整治要求和完成时限,今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督促指导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排污口整治工作,确保今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完成70整治任务的目标。同时,2024年将以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自治区地表水考核断面,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河流以及工业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固定污染源为重点,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和整治工作。确保形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监管的长效机制,为河池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力争全国排名进一步提升。

河池电视台记者:

根据情况通报,河池市第一季度优良率97.8,空气质量指数排名全区第三,河池主要采取了哪些做法?

付发想:

感谢您的提问。河池主要采取了一下4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2024年1月23日,2024年第一季度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暨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工作部署会在宜州召开,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对我市2024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及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市各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管控工作。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河池市2024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燃限放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公安、生态环境、应急、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工作,依法查处并曝光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三是开展烟花爆竹集中限放试点工作。在金城江区、宜州区划定集中燃放试点区域,引导禁放区内有燃放烟花爆竹需求的市民群众到集中安全燃放区域进行燃放。2月9日,河池市金城江生态环境局联合金城江区消防大队、河池镇人民政府出动20余人次对河池镇集中燃放区域进行管控,当晚有约70批次车辆300余人到集中燃放区域燃放烟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区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污染天气的风险。

四是强化秸秆禁烧管控。成立冬春季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小组,重点开展春耕、甘蔗榨季期间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实施市、县、乡、村四级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指导各县(区)开展秸秆禁烧区焚烧劝阻和查处工作。使用45个秸秆智能监控点,形成人防 技防秸秆禁烧监管体系,实现发现、派单、处理火点闭环管理。同时,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利用无人机巢,实现空天地人一体24小时秸秆巡查,解决夜间秸秆火点无法精准定位问题。2024年第一季度,市中心城区(宜州、金城江)视频监控共发现火点865个,及时处理率为90.87。

市政府门户网记者:

近年来,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日益重视,河池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付发想:

感谢您的提问。河池主要采取了6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严格“两高”项目审批。严格落实能耗强度目标任务,全面梳理“两高”项目,建立健全存量、在建、拟建“两高”项目“三张清单”及审批机制,研究制定《河池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河池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河池市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全市节能降耗工作高质量推进。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全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重点推进建设龙滩电厂8、9号机组项目,着力推进天峨县更新风电场、罗城县四把镇农光互补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预计2024年累计完成新能源项目投资30亿元。

三是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全市已累计创建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种国家级绿色产品、10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3种自治区级绿色产品,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个百分点。

四是启动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为摸清全市温室气体排放底数,以及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编制全市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等四个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已于2023年6月底完成全部编制工作。

五是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履约。加强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1万吨标煤的企业碳排放监管,督促企业精准记录能耗原始记录,按要求填报碳排放报告。指导广西皖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博冠环保制品有限公司参加碳排放权交易,按时履约率100。

六是拓展促进碳中和目标的碳汇应用场景。总结2023年3月31日在巴马举办的河池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开展碳中和试点工作经验,形成《河池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开展碳中和实践总结报告》;2024年1月30日印发实施《河池市大型活动碳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