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江苏城市 > 正文

江苏宿迁启动“读城”行动:感悟城市文脉,赋能经济发展

日期:2025/9/26 8:59:38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5-09-26

江苏宿迁启动“读城”行动:感悟城市文脉,赋能经济发展

2025-09-2608:14:29来源:

北京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9月24日,江苏宿迁“读城”行动暨大运河文化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指导,市委宣传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青团宿迁市委员会联合主办,宿城区委宣传部、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新闻传媒集团)、宿迁文旅集团承办。

江苏宿迁“读城”行动暨大运河文化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图源:速新闻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发布了《宿迁“读城”建筑、地名、老字号寻访方案》《宿迁青年“读城”倡议》以及宿迁“读城”行动暨大运河文化宣传周的系列分项活动内容,推出了“迁里运河十二景”打卡线路。

据介绍,宿迁“读城”行动以“大众参与的城市文化活动”为主旨,以“阅读建筑”“阅读地名”“阅读老字号”为主线,以“读城行动·阅读建筑”“读城行动·阅读地名”“读城行动·阅读老字号”等五种方式,引导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感悟城市文化魅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通过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宿迁福星剧场,传统戏曲接连上演。图源:速新闻

“读城行动·阅读建筑”活动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当代精品建筑和城市公园等为对象,组织开展“趣游建筑”“趣拍建筑”“建筑赏析”“建筑赏鉴”四大行动,通过发布推介名录、建筑遗产地图等,深入挖掘、展示宿迁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时代精神和人文品格。

“读城行动·阅读地名”活动以“寻迹地名密码·溯源何方家国”为主题,围绕地名开展“行走城市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出行遛街打卡”“携手振兴产业”四大行动,通过“读名、寻名、释名、传名”,探寻宿迁地名中的地理密码、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让地名成为打开历史记忆大门的“钥匙”、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富矿”。

“读城行动·阅读老字号”活动组织开展“探店”“鉴品”“焕新”三大行动,举办老字号展览展示,推出老字号名录库,打造“宿迁老字号正青春”品牌,鼓励老字号企业开展相关打卡促销活动,推出“读城”主题老字号文创产品。

青年“读城”行动面向广大青年开放全市6条青年学习社线路,组织青年围绕老建筑场景设计、老字号产品包装、非遗传承等方面,聚焦宿迁的本土特色和城市特质,读懂城市记忆,注入青春活力。

四位“读城”推介官,带您穿透建筑肌理、读懂地名故事、触摸非遗温度、探寻运河脉络。图源:速新闻

“品读宿迁”主题活动以“读”为主线,采取市、县(区)联动的方式开展,设置“启航共读·一阅千年”“行走阅迹·城市探索”“围炉共话·人文对谈”“匠心传承·非遗体验”“书香满城·阅读推广”“声动宿迁·国潮乐聚”六大板块19项活动,深入解读宿迁的历史文脉、生态风貌、城市发展和人文精神,推动全民阅读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让市民在“读城”中增强城市认同感与文化自豪感。

宿迁地处江苏省北部,1996年7月设立地级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距今8000多年的顺山集文化遗址,将江苏文明史至少推前了1600年。两千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出生于此。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五次驻跸于宿迁,称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同时,宿迁还是一座河湖清秀、生态宜居的城市。怀抱洪泽湖、骆马湖,坐拥大运河、古黄河,是全国唯一具有“两湖两河”特定地理标识的地级市,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24,林木覆盖率29.88,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