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2-2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2023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全面推进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建设,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动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各项工作,切实以高效能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毕节实践新篇章的“人大答卷”。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
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开展集中学习研讨36次,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政治武装”,2023年11月16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在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再学习再领悟再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过去一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高质量完成了市委交办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存量棚改建设、闲置煤矿资源开发利用等7项调研督导任务,始终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请示报告制度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纪律,是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是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重要情况、重要工作一律报请市委把关定向,主动向市委报告年度工作要点、立法计划等重大事项8次;报请市委出台《毕节市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动法规落地见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功能,加强对人大工作的统筹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年来,加强政治机关建设的具体实践,深刻体现了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上更加自觉,在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坚决有力,在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上积极主动。
加强权力机关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一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自觉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贯穿依法履职的各方面全过程,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依法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有关人事任免案,作出有关决议决定,把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
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财政预决算等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
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充分发扬民主,任免干部70人次,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新任命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承担责任,把铮铮誓言铭记于心、践之于行,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不懈奋斗。”2023年12月11日,毕节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对新任命人员更好履职尽责提出了要求。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推进制定《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行动方案的“1 3”工作机制,保障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细数加强权力机关建设的工作实践,深刻体现了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加强工作机关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工作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一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着力保障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全力助推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
2023年12月7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宪法座谈会召开,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宪法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认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不断把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引向深入,推动宪法在全市全面贯彻实施。”
一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宪法和法律法规,加强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开展学法用法考试,扎实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坚持把普法宣传同执法检查同步进行,大力推动国家宪法法律和省、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宪法和法律法规有效贯彻执行。
探索行之有效的立法模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构建“组织关心、匠人用心、群众热心”的“三心”立法模式,全链条推进立法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加强立法,制定出台《毕节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毕节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毕节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毕节市多元化解纠纷条例》4部地方性法规。充分发挥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优势,建立强化组织保障、促进工作合力增强,强化要素保障、促进履职能力提升,强化制度建设、促进流程管理规范,强化融合发展、促进民意广泛收集,强化“立普”结合、促进法治环境优化的“五强化五促进”工作机制,探索实行接受征询任务、整理汇总意见、归档工作台账等“十步工作法”,强化建设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34个,组建708名立法“三员”队伍,并先后就慈善法、民事强制执行法等7部法律草案开展意见建议征询工作,上报修改意见建议181条,切实为国家立法贡献毕节智慧。
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护航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乡村振兴新典范、绿色发展样板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易地扶贫搬迁“三块地”盘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审判、就业促进、人才服务保障、公益诉讼、国有企业改革等事关毕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强化监督,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4个,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调研41项,切实以高质量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
盘点加强工作机关建设的履职实践,深刻体现了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依法全面高效履职行权,奋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履职作为。
加强代表机关建设?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是人大代表履职作为的重要体现。
2023年10月24日,全市“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座谈会在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在会上强调,要强化建机立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强化法治引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强化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强化为民服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助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强化服务保障、充分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高质量履职发挥作用,确保全市“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按照“坚持五个强化,发挥五大作用”的思路,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全面构建“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工作格局,组织引导全市1.9万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勇当政策宣传先锋、为民办事先锋、民情传递先锋、依法履职先锋,组织代表围绕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基层治理等开展调研视察2万余人次,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人大力量、彰显代表担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工作,着力解决代表建议中涉及群众期盼急需解决又无项目支撑的民生微实事。2023年市县两级共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5300万元,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241个,惠及群众59万人,切实以小创新彰显大作为,以小资金赢得大民心。
持续深化“三联三促”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同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及常委会工作机构同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始终做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2023年,通过深入落实“三联三促”工作机制,联系市人大代表631人次,联系群众27328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463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61个。
代表履职平台作为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式,必须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2023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高效推进代表履职平台示范建设,规范建设代表联络站280个、代表联络室1487个、代表网上联络站280个,创建示范代表联络站44个、示范代表联络室45个、行业专业代表联络站8个;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依托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室开展代表活动1238次、接待群众8087人次,收集社情民意13043件,解决11934件。
多措并举,高质量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持续采取会议集中交办、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各专委会全面督办、市县人大协同督办的方式,全部办结代表议案建议224件。
一年来,加强代表机关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刻体现了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永葆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践行为民宗旨的履职担当。(作者: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苏用林)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