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城市网 > 锡林郭勒盟城市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签订绿电合作协议

日期:2025/1/7 14:13:19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9-25

(严冰亓康硕)9月25日,由国家能源局华北能监局,北京市发改委、城管委、城市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行署,国家电网华北分部共同举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签订绿电合作协议暨锡盟特高压二期新能源入市交易启动会成功召开,标志着锡盟特高压二期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区特高压“点对点”绿电交易、全国首个跨省区特高压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绿电交易项目。本次绿电交易有力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也为全国深化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四个革命贡献了锡盟智慧。

会上,城市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与锡盟行署正式签订了《绿电合作框架协议》,泰富能源等6家锡盟特高压二期业主分别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企业签订绿电交易协议。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各主办单位负责人出席并致辞,北京市有关用电企业、锡盟特高压二期项目业主代表参加会议。

锡盟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近年来依托优质风光资源,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就地消纳、跨省外送并举,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应用新能源,到2023年底新能源并网装机1971万千瓦,居全国地市级第三位,年发绿电378亿度,居内蒙古首位。建成锡盟至山东、锡盟至江苏两条特高压通道,胜利至张北通道即将投运,2023年向北京、华北和华东地区送电812亿千瓦时,绿电占比达到31,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受端省份优质绿电供给作出重要贡献。

为深入电力市场交易体系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绿电消纳、节能降碳的作用,去年以来,盟委、行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的“在严格执行跨省跨区送受电优先发电计划的基础上,鼓励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外送电力中长期交易”的要求,坚持以市场化思维,多次研究新能源入市交易机制、交易思路,组织对接国家能源局华北能监局、国网华北分部和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天津电力交易中心、江苏电力交易中心等交易机构,商请推动开展特高压配套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同步对接争取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河北等受端省市支持,多方推动破解市场化交易壁垒,建立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消费需求的市场交易机制。

在积极协调推动下,促成国家能源局华北能监局组织各方专题研究锡盟绿电入市交易有关事项,2024年8月份正式下发通知,确定在保障跨省跨区优先发电规划计划落实的前提下,锡盟特高压二期新能源项目可参与京津冀电力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主体双边协商、集中交易等市场化方式形成中长期交易价格,充分体现绿电的电能价值、环境价值,在促进受端省份绿电消纳和产业转型的同时,提高新能源业主发电效益、经济效益,实现发用两端共同受益。9月10日,锡盟能源局会同国网华北分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锡盟特高压二期400万千瓦新能源6家企业完成了首笔与北京和天津跨省跨区绿电交易。

下一步,锡盟将继续担当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主力军,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建设,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锡盟绿电跨省跨区交易,高质量保障好受端省份绿电消纳需求,让锡盟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受端省份优质绿电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葫芦岛市01-09

    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是连接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是辽宁乃至东北的“西大门”,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市辖1市2县3区,总面积10415平方公里,……

  • 山西省巾帼文明岗展播01-09

    来源时间为:2024-04-15朔州市智慧城市发展服务中心朔州市智慧城管秉持“人民城管为人民”的理念,致力于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便捷化。自2021年1……

  • 太原新征程: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01-09

    来源时间为:2025-01-042024年是太原全力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一年。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太原的工业投资和文旅发展均取得显著进步,使得这座城……

  • 晋城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提升服务项目的采购公告01-09

    来源时间为:2024-11-01公告信息:采购项目名称晋城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提升服务品目采购单位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行政区域山西省公告时间2024年11月0……

  • 阳泉市跻身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01-09

    来源时间为:2024-10-27近日,商务部举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2023-2024年度全球微笑城市百强暨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