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7-24
【文明城市】遵义,全国典型!
新京报作者谁谁
文明遵义
2024-07-2416:07
进入文明遵义阅读更多内容
订阅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是促进河湖治理保护的重大制度创新
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保障国家水安全的
重要制度保障
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
向“有能有效”提档升级
一系列改革举措、创新安排
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
……
身边的河流悄然发生变化
日前,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并公布了第二批共6个典型案例。其中,《贵州省湄潭县:“四全四治”管河湖促发展》案例入选。
贵州省湄潭县:
“四全四治”管河湖促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探索建立“四全四治”河长制工作模式,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入生产生活全过程,打造具有西南特色水美茶乡,努力提升湄潭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全员共治”不漏一河。县级河长带头包保责任河流,开展检查督导,压实相关部门责任;抽调水利、环保、公安、农业等涉水部门业务骨干,建立河道生态综合监管队伍,对严管河段配备专职“护河员”;选取1112名村干部、党员、退休教师等组成“管水员”队伍,做到全县河流全覆盖系统管理。
“全面精治”不漏一域。推进水岸共治,聚焦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自2014年实施以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投入生态修复金2090余万元,采取补投鱼苗、恢复植被等方式,修复河湖生态环境。
“全年常治”不漏一时。针对春季鱼类繁殖习性,把每年3月至4月设为全县所有天然水域禁钓期,并在相关河湖仿照自然生态设置“鱼窝”,自2012年来累计已设置600余个;同时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不留死角,河长制工作专班实行全年24小时轮班、值班制度,做到全时段监管覆盖,通过无人机及16套智能监控设备,实现特殊危险区域巡查全覆盖、关键点位实时可视化监测。
“全产促治”不漏一业。通过突出节水农业导向、绿色工业定位、三产融合转化,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及一二三产业融合思路释放生态红利,让人民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