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伴随巴中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当地石窟文化也被全国游客所看见。
“每年节假日都涌入了大量的游客。”李盛明称,今年国庆和光雾山红叶节期间,经当地文旅部门的努力,吸引了很多游客到巴中旅游,几乎每个省都有游客组团到此旅游,最远还有广东、东北和新疆的游客,最远还有外国的游客,他们都为巴中的石窟文化而惊叹。
“这说明历史和文化本身的魅力不可抵挡。”李盛明称。
恩阳古镇。视觉中国资料图
当前,巴州区通过建设一条城市中轴线,把古老的历史和现代联系了起来,北起望王山,经巴人广场,横跨巴河到江南,穿越张思训街,最后直达南龛坡峰顶,这条纵贯南北、空间水平距离1.9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已成为巴中最具辨识度的城市地标。
“这也是记录巴州发展轨迹的一条线。”巴州区一位党政干部称。
目前,外地游客到巴中,已经形成了到光雾山看红叶、到南龛看佛像,以及到恩阳古镇感受巴人文化的旅游线路。
冬日阳光明媚,在恩阳古镇的古街巷散步,犹如时光穿越,这里古建筑保存完好,成为了四川规模最大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古建筑专家朱仕轩曾用“四个一席之地”评价:恩阳古镇在中国古建筑建造上、规划建设上、民俗民风文化上、近代革命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恩阳古镇。视觉中国资料图
恩阳古镇曾有“小上海”之称,它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笔下的“巴子城”,此前曾是连接汉中、西安、重庆和成都的水陆码头,商贾往来、文化交流和军事行动都在这里留下深刻印记,成为米仓古道第一镇。
如今,这里已被打造为巴人生活的文旅场景,民俗、戏剧、红色往事和美食交织在一个古镇的空间里,游客能沉浸式体会巴中的历史风云和人间烟火。
巴南高铁正式开通后,成都、重庆到巴中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而从巴中西站距离恩阳古镇只有不到15分钟的车程,这让古镇迎来了许多的游客到访。
巴南高铁。微信公众号“巴中经开区”供图
“只要是节假日,这里到处游客人满为患,从政府到景区都必须要严阵以待。”恩阳古镇管委会苟中称,当地政府已经多次对古镇进行升级和迭代,打造符合现代游客的文旅场景。
“网红村”与乡愁记忆
近年来,巴中涌现了很多深受游客喜欢的新文旅场景。
从巴中市区出发,沿高速开车一个多小时,抵达位于巴中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的巴山美村私汤度假区,这里曾是一个四川东北部的传统村落,但常住人口还不到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成为了人口外流、田地撂荒的“空心村”。
驷马镇双城村。微信公众号“平昌发布”供图
2021年底,当地政府决定引进外部团队,以《父亲》作为文化叙事和创意载体,启动“父亲原乡·巴山美村”乡村振兴特色示范区项目,由政府和村集体合作开发,把双城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样本和度假胜地。
“为何选定双城村呢?这里是知名油画《父亲》的灵感和创作地。”平昌县文化和旅游局一位负责人称。
1966年,年仅18岁的罗中立到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当知青,很长时间住在邓开选家里,跟当地村民结下深厚友谊。1980年,他用超写实手法创作了巨幅农民肖像《父亲》,这幅画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刻画出典型中国农民的形象,黝黑的脸上布满沟壑般的皱纹,手捧粗瓷大碗……深深打动过亿万中国人的心。
罗中立凭借此作品享誉中国画坛,一举成为当代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父亲》,不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入选国家教材,而双城村也从此全国知名。
经过改造后的老宅焕发新生。澎湃新闻记者郑问图
目前定居成都的苟中怀受邀成为该项目设计师,当他来到双城村时,眼前的村庄早已是荒芜的“空心村”,但他在村里走访时却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双城村保留了大量夯土墙构造和穿斗结构的老宅,部分建造时间已超过百年。
“老宅承载了好几代人的乡愁记忆。”苟中怀说。
面对几十栋老宅,他决定放弃“拆旧建新”,坚持不乱拆、不乱建原则,对所有老宅的外部无痕改造,对内部加固提质,建成后,它将成为展现大巴山区传统生活场景的“活化石”。
这个想法获得当地政府、村委和村民的认可,“拆旧建新”固然省事,但年代久远的老宅都是传统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一旦拆除,难以复建,传统村落也失去了岁月的温度。
2022年10月,“巴山美村”全新亮相,42套经改造的老宅保留了青瓦泥墙、木雕花窗和飞檐斗角的原貌,内部装修却大有乾坤,地暖、实木地板、中央空调、智能设备、自动窗帘、咖啡茶吧和汤池泡池,这一切犹如城市的高级酒店。
双城村。微信公众号“平昌发布”供图
在公共区域也尽量把传统乡村和现代都市相结合,比如部分老宅改造的休闲空间还保留着房主的生活痕迹,尽量原生态地呈现当地农村传统的生活形态,而村庄的生活配套却又符合城市习惯,文化广场、草坪营地、食堂、健身场所和儿童游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游客亦能在乡村中体验都市生活。
在“父亲原乡”记忆馆内,悬挂着22首农人小诗,他们都是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对人生和乡村的情感,从首批回村的知识青年冉孔廉、精通木工“十八般武艺”的邓开第到走出大山的“00后”青年冉春霖,他们的命运和生活变迁,本身也代表了中国农村的演变历程。
“巴山美村”在媒体和互联网传播亮相后,很快吸引了无数人慕名而来,政府考察团、作家、记者、投资者、网红和游客纷沓而至,到此寻找乡愁记忆。
“这个院子勾起了我的回忆。”湖北游客王先生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他到此旅游是想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父辈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游客来了,双城村的部分年轻村民也返乡了,他们有人在民宿兼职当保安,也有人担任讲解员,还有人承包土地,种植起了樱花树……
从往日闭锁大山人迹罕至的“空心村”,到如今游人如织的“网红村”,双城村已经发生巨变。
2022年,双城村荣获四川省委宣传部“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称号;2023年,双城村获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殊荣。
事实上,驷马镇已经是平昌县的旅游大镇,当地经多年努力,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耕向乡村旅游的转型,驷马水乡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玻璃桥、大峡谷、万家码头、水乡大舞台等特色景点远近闻名。
“巴山美村”是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乡村引流和赋能的积极案例,经过当地政府和专业团队的价值再发现,双城村的影响力已经走出大巴山。
巴中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正朝着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目标奋勇前进。
文章来源于:http://www.wmaa.cn 城市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