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屏-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规划布局示意▼
走向多元的城市
城西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平衡了原本东移的杭州城市重心,形成了西北、东南“双雄争霸”的局面。而城市的“重心”,也就大体依然在两者之间的老城区。
受拆迁成本、保护西湖天际线等因素限制,老城区的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大量机构外迁,原本的城市功能也不断被稀释。不过因为有西湖这一大IP的存在,这里在许多人眼里依然是杭州不可替代的中心。
老城离不开西湖,西湖也离不开老城
(图:图虫创意)▼
城西和钱塘江谁更有前景,也是近年杭州市民中争议最大的话题,双方的支持者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
实际上,两个地方都有各自无法取代的优势。对钱塘江来说,是便利的交通、政府的重点规划、发达的工商业。对城西来说,则是优美的环境、大厂与名校的双Buff、充满活力的IT产业。
城西和钱塘江,齐头并进
(图:图虫创意)▼
对于城市整体来说,不同的产业可以形成互补,减少单一化带来的风险。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共同繁荣,也许会是杭州最好的格局。
2014年与2017年,富阳、临安分别“撤市设区”,这使得杭州市辖区面积达到了如今的8289平方公里,另外还增加了150万左右的城区常住人口,这也很大程度上是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增加更多的拓展空间。
横屏-到2017年,杭州市辖区版图进一步西拓▼
不过这两个区大部分土地都是人烟稀少的山地,在杭州人看来,那些遥远而荒凉的群山都成了市区的一部分,多少有些“魔幻”的味道。例如临安最西的清凉峰区域,距离杭州老城的直线距离高达120公里。
2021年,历史悠久的下城、江干两区被撤销,并入了拱墅区和上城区。这引发了老杭州人的一阵怀念浪潮。
下城区和江干区,成为了历史
(图:网络)▼
不过,在城市快速扩张后的今天,最早的几个区相比之下确实太小了,有些面积甚至比不上余杭的一个普通街道,这样的调整倒也是情理之中。
同时,原本巨大的余杭区被一分为二,东部成立临平区,而西部的余杭区就可以更加专注于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了。
横屏-也就得到了今天杭州市的版图模样▼
最东面的钱塘江沿岸,又设立了全新的钱塘区,包含了大片未开发土地,显示出城市继续沿江东进的决心。
在杭州,也曾有一些规划因为缺乏产业支撑而不再有人提起。相反,则有城西这样原本不在规划之内,依靠市场力量崛起的案例。
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公布,杭州全域被纳入,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2023年,《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
长三角城市群主体功能区示意图
(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24年1月,杭州“城区总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跨越”,具有中国第十座超大城市的晋位资格。同月公布的2023年GDP数据,标志着杭州成为我国第八座“两万亿”城市。
在如今大环境下,高质量发展正在取代高速扩张。可以预期,未来杭州的城市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更为稳健务实的新阶段。
参考资料:
1.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杭州市城建档案馆
3.杭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s://zhejiang.tianditu.gov.cn/hangzhou/
4.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https://cxkc.hangzhou.gov.cn/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