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破千亿,增速全省第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全省第二……
今年以来,清远“百千万工程”愈发深实、“制造业当家”蹄疾步稳、湾区企业纷至沓来、广清帮扶协作再上层楼、文旅加码催生“新势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密集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可圈可点、向新向上。
“时至立秋年过半”,下半年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号角已然吹响,清远大地奔涌着一股怎样的向“新”力,推动全市踔厉奋发谱华章?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陈国飞邓文燕江绮雯陈立楷邱淑平实习生谭心悦
01.透视
城乡迸发新活力
广清之间、潖江之源,佛冈水头镇打造起“魔谷”“光谷”“药谷”“艾谷”“E谷”等“五谷”产业,全镇工商登记在册企业数三年增长2.8倍,过半数村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还培育了3个“百万元村”。
粤湘桂三省交界处,连山永和镇石坪村民族风情浓郁、古朴自然,闲置民居盘活成游客接待中心、乡村咖啡屋、公共餐厅、样板民宿等,村民当上“民宿管家”“咖啡师”“乡村厨娘”,村中还打造了乡村运营CEO培训基地。
从南到北,广袤的清远城乡发展活力尽显。近年来,清远持续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走深走实,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清远持续拓展提升首批“1、7、61”典型县镇村建设,将绿美建设与生态文旅、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运营,今年新增遴选确定乡村运营村80个(共161个),推进318个运营项目建设落地。
“五大百亿”引领特色产业
清远优质农特产品众多,近年来全力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着力打造清远鸡、英红茶、丝苗米、麻竹笋、连州菜心五个百亿级农业产业,加快引龙头、塑品牌、定标准、延链条、联市场,带动农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英德市麻竹笋总种植面积达86万亩。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之今年天气有利于麻竹笋生长,麻竹笋整体产量大幅增长,英德市今年的鲜笋产量预计将增长20,接近150万吨,有望在五大百亿产业中率先突破百亿产值。
2024年以来,清远鸡登上龙年春晚,英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位居广东省第一、全国红茶类第二,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产品亮相深圳文博会。
清远优质加速“走出去”。年初连州菜心首发上海,首次打通在上海及长三角城市圈的供应渠道;英德红茶还积极参与到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8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并于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前夕亮相法国巴黎凯旋门下。
插上科技之翼,助力农业振兴。连山3000余份水稻种质材料入驻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湾区种质数字港”,“粤北繁制中心”签约落户连山。清远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做强魔芋全产业链,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魔芋扩种,新增魔芋产业专家工作团,以高端智库和数字化工具精准赋能提升发展。
清远以2个国家级和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平台载体,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化发展,已辐射带动70个乡镇,联农带农超18万户。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扩面增效,63家企业获“清远好风土”及五大百亿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在全国率先探索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推动提档扩面,助力乡村产业、小微企业数量分别增至30个、220家。
抓好典型镇村培育提升
去年以来,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中,清远连州市上榜“消薄类典型县(市、区)”,7个镇入选首批典型镇,61个村入选典型村。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中,清远市获评优秀等次,佛冈县获评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清新区获评消薄类区优秀等次,连州还成为广东省首批15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试点之一。
今年以来,清远积极抓好典型镇村培育提升,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内容,积极引进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补齐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短板,全面提升城乡建设风貌。其中,清远编印典型镇建设指引,拓展提升首批“1、7、61”典型县镇村建设,提级审核全部典型镇村规划,逐一梳理建设项目库,首批3个典型镇在省评价中被评为“优秀”。
目前正有序推进第二批23个典型镇、158个典型村培育,梳理9个典型村组团建设。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大力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全面梳理圩镇建设短板弱项,谋划推进一批项目建设。加快中心镇功能建设和能级提升,整治“马路市场”、打造“十字街区”,加快推动近400个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
清远各地正全面推进乡村运营,今年新增遴选确定乡村运营村80个(共161个),累计建立乡村运营人才库、资源库6000余个,项目库近2000个,以集体运营、个人运营、委托运营、联合运营等多种运营模式,建立完善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318个运营项目建设落地,项目资金超7.2亿元。
复制推广典型镇村经验
自2021年,广东省纪委监委牵头,国家开发广东分行、广州中医药大学组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以来,佛冈水头镇打造起“魔谷”“光谷”“药谷”“艾谷”“E谷”,以“五谷丰登”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以“推动镇、村、农民共同变富”等“六大转变”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探索中国式未来乡村新模式。
清远正积极复制推广“水头模式”,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7月10日起,清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组织清城、清新、英德、连州、连山、连南、阳山七个县(市、区)主要领导率队,分三批到佛冈水头镇学习调研“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宽新路径,推动全市“百千万工程”实现新成效、新突破。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还印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市农业农村局认真学习借鉴清远连山石坪村“三地活化”改革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探索更多农村“三地活化”改革路径,助推“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石坪村基础设施与文化产业的植入以及对周边承载空间的提升有着明显的成效。”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林先扬认为,石坪村“三地活化”经验未来还要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外部资本、游客发现这里比较好的空间文化,同时不能只是发展自己,而是联动周边县、镇、村形成连片化的、有特色的示范带。
02.透视
实体经济
日前,清远市统计局公布2024年经济半年报。其中,1—6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07.62亿元,同比增长15.4,远超过全省6.0的增速,累计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全省第二。
工业稳则经济稳。这一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清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成果,也体现了清远市工业经济蓬勃向上、活力涌动的发展态势。
当前,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清远正深入实施工业产业“百千计划”,加速主导产业集聚,构建具有清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根基。
夯实制造业家底
制造业是清远的家底、家当。
数据显示,1—6月,全市107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59.2亿元,同比增长6.2;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07.62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45.83亿元,占全市比重79.9,同比增长9.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清远制造业喜报频传。
4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奖补资金申报的通知》,清远高新区企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标志着清远市实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零”的突破。
不久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名单,广东远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成功上榜。
与此同时,记者从清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清远市现有有效期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250家、“”中小企业19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清远获得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位居粤北地市前列。
制造业单项冠军,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细分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而“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优秀代表。
近年来,清远大力推动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工作,出台了《清远市贯彻落实〈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同时积极开展专题培训、提供融资专项服务等,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找准发展“新”发力点
当前,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经济发展要迸发新动能,需找准切入口、发力点。
从制造业行业上看,清远全市30个制造业行业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的行业有15个,增长面为50。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重点行业增势较好,1—6月增加值分别增长32.6、27.8、7.3,共占全市比重3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为全市制造业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其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8.23,拉动增长2.81个百分点。其中,清远先导材料有限公司拉动明显。
在先导科技集团位于清远高新区的生产基地里,有全球最大的砷化镓生产车间——在这里,先导科技集团拥有近千台晶体“生长炉”,每月可以实现数十万片砷化镓衬底片的产出,这些衬底片广泛应用于、红外、激光、等行业。
砷化镓衬底业务仅是先导科技集团业务的冰山一角。作为全球最大的硒、碲、铋、铟、镓、锗产品生产商,先导科技集团旗下有40多家子公司,业务辐射至全球,被称为“全球稀有材料行业的领跑者”以及“我国稀散金属材料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清远近几年重点布局和发展的产业。在先导烯材、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清远已形成新材料的相关产业链,聚集新材料企业200多家。新材料正成为清远奋力锻造的“清远智造”支柱产业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人才、资金和项目落地,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形成了高端铝型材、稀散金属、先进改性塑料等前沿新材料的产业集聚群,持续为清远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
工业投资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手段,在推进进程、优化供给结构、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清远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全市实现工业投资131.64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排全省第16位。
事实上,清远近年来花大力气狠抓工业投资,如建立全市在谈在建工业项目台账和小册子,每月定期更新项目进度和照片,追踪项目成效。此外,为加强项目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中的问题,清远建立“夜班车”“早餐会”项目推动和协调机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据统计,在谈工业项目方面,目前全市重点推进的在谈工业项目共67个,计划总投资约483亿元;在建工业项目方面,经动态调整,全市正在重点推进的在建工业项目共213个,计划总投资约896亿元。
锚定新动能,清远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不断激活产业发展韧劲。上半年,清远技术改造投资23.26亿元,同比增长34.5,增速居全省第五。
今年5月,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了《清远市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7年,力争年均开展技术改造企业达到260家,推动技术改造投资稳步增长,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稳定提升;力争年均推动60家以上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等。
上半年,清远虽在工业投资实现一定增长,但规模、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等方面与珠三角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未来,或可在产出效率、项目招引、技改投资、要素保